我幼时生长在农村,我们所在的村庄,是个小村儿,有50多户人家,250多口人。在这个小小的村庄中,有一个老少夸赞,既热情又能干的王大爷。
王大爷是一把过日子的好手。首先是耕耩锄刨等各样农活儿都拿得起来,农忙时把家里的活儿干完,总是去帮助别家。没有牲口的人家,他还常常带去自家的小毛驴儿去帮助耕种。
王大爷还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一双灵巧的手。他利用农闲时间,还苦学了久传的民间医术,号脉、扎针等样样儿拿得起来。村里哪家大人、孩子肚子疼,他拿起针灸包就向哪家跑去。到病人家里,号完脉,问完症状,常常说,不碍事,扎几针就好。有时干脆说,是番气,扎几针就好。看到哪家孩子面黄肌瘦,整天无精打采,母亲抱着外出时,甚至把头趴在母亲的肩膀儿上,他就经常果断地说:“孩子可能有积了,我给他捏捏积吧!”经过他一段时间捏积,孩子果然胃口慢慢变好了,吃饭香了,小脸儿红扑扑儿地胖了起来。我们那里走街串巷的游医常常边走边吆喝:“扎针不要针钱哪,号脉不要脉利呀!”王大爷真正做到了这点,给哪家大人、孩子看病扎针,分文不取,完全是抽空儿或闲暇时间给大家帮忙,做好事。
王大爷对本地的风俗人情、传统礼仪,也非常熟悉。村里哪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愿意请他去帮忙。婚丧嫁娶的事情,更是离不了他。全村各户娶媳妇儿到女家迎亲的事,他都包了。当然不是当傧相,而是担当当地叫“背腊包”的一职。每当有这种差使,他都身穿黑马褂儿,头戴黑帽盔儿,肩背一个捎马子,捎马子里面装一些事先包好的里面放一些硬币的红包儿(当地叫喜包儿),就跟迎亲队伍一起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到了姑娘家的门前,大门紧闭,吹鼓手站在门前一边吹吹打打,他一边从捎马子里掏红包儿隔墙往院里扔。这样反复扔几次,孩子们哄抢过瘾了,就把门打开了。迎亲队伍进了女方院里以后,主要几个迎亲人员跟姑娘父母、送亲人员寒暄过后,姑娘的兄长把姑娘背进花轿,王大爷就随着迎亲队伍打道回府,迎亲的主要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如果小门小户的贫寒之家,有事只办几桌酒席,他还可以帮忙下厨操刀。农村常见的几个素菜,像醋溜白菜、糖醋白菜、溜丸子、干炸丸子、凉拌豆腐丝儿、炸豆腐、蒸焖子、灌假肠儿、拔丝山药等,他都会做。他常说:“甭管六碗儿六,还是八碗儿八,反正就是几个素菜呗,有什么难做的?”
王大爷还是调解家庭邻里矛盾纠纷的一把好手。乡亲邻里间发生了矛盾冲突,他都很快就去帮助调解。他常说:“祖辈住在这么个小穷庄儿里,乡里乡亲的,有什么仇啊?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产生些摩擦在所难免,能过去就让它过去。”有时乡亲邻里间吵了架,结下疙瘩,从此两人见面再也不过话,他总是把这样的事情记挂在心上,到年除夕前,他总会找到一位当事人,说:“你比他辈分小,正月初一,你主动到他家给他拜个年,以前结下的疙瘩,不就解开了吗?”他用这种办法,解开了不少乡亲邻里间结下的疙瘩。
婆媳矛盾,弟兄争吵,他经常主动去帮助调解。在调解婆媳矛盾时,他经常的口头禅是:“一家子过日子,哪有马勺不碰锅沿儿的?小小不言的事,都不要太计较。” 还常说:“哪家媳妇儿是婆婆养活的?走到一起就是一家人,就应该在一起好好儿过日子。谁也不许把谁当外人儿。”有时弟兄间因父母供养或财产分割的问题争吵不休,他总是规劝说:“一奶同胞的,别为了一点儿蝇头小利,就争吵不休。那样会叫人笑话。男子汉大丈夫,凡事看得开些,看得远些。父母养你们这么大不容易,别让他们太伤心!”
村里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知道他是调解矛盾冲突的一把好手,多年来大家对他交口称赞。
王大爷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肯急人之困。他的家庭并不属于殷实之家,就靠着家里人口儿比较少,他弟弟又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天去集市摆摊儿给别人修自行车,顺便趸些自行车零件儿捎带着卖,挣些钱。所以他家比一般农户儿经济上略显宽余。就凭这样的日子,村里哪家需要个十块八块的,上门求到他,他从来不拒绝。借他毛儿八分的,他常常不让别人偿还。他常说: “乡里乡亲的,街里街坊的,咱们这么点儿还不过吗?”他知道,有人遇到困难,总是硬挺着,羞于向别人开口。他总是说:“你们不论谁遇到了什么困难,就跟我说,别不好意思。只要我能帮一把,一定帮你们一把。庄稼主儿过日子,谁家都有为难着窄的时候儿。谁家都有用着别人的时候。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家再富有,平时用不着别人,家里死了人,总得要别人帮助往外抬吧?”
王大爷尤其是我家的大恩人。他比我父亲大两岁,他们俩从小儿一起长大,我家跟他家又是一墙之隔的邻居,从我记事起,我家就没少跟他借钱。上个世纪40年代末,我和弟弟同时上学,经常需要买些笔墨纸张什么的,家里钱一不凑手,我父亲就隔墙喊他:“××,借给我点儿钱!”,告诉他多少以后,他马上就从墙那边儿递了过来。
1953年夏天,我考上了初中,入学需交7块钱的当月伙食费,当时一般贫寒之家,就靠鸡下蛋卖钱买些油盐酱醋的,7块钱不是个小数目,急得我父亲团团转。万般无奈,我父亲又去找王大爷。他听了以后说:“兄弟你别着急!我家零的、整的凑凑,兴许够!”果真给我凑够了一个月的伙食费。我入学不用愁了,一家人也松了一口气。对王大爷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全家人无限感激。一个多月后,父亲到供销社棉花收购站卖了一些刚摘下的棉花,赶快去还王大爷的钱,王大爷笑着说:“我以为你得借个一年半载的呢,怎么这么快就来还了呢,着什么急啊?”
王大爷已经离开我们快40年了,前些年我毎次回老家,还能经常听到村里的一些老人儿提起他,念叨他的好儿。我也时常想起他,他对我家和我的大恩大德,也永远使我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