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北京语言大学据2024年度图书馆读者借阅数量和到馆次数评选出20位“读者之星”。书籍是智慧的灯塔,阅读是心灵的旅程。这些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读者之星”,以书为伴,在文字中汲取力量,在阅读中拓宽视野。校报联合图书馆特别推出“读者之星”系列感言,分享阅读精彩故事,传递书香北语精神。愿每位读者都能在繁忙中不忘翻开书页,让思想与经典对话,让灵魂与智慧共鸣。让我们共同致敬阅读的力量,以书为媒,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何芳(越南) 国际中文学院
我们的图书馆设施非常齐全,书籍种类繁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图书馆的环境非常好,安静的氛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图书馆每天在关门前大约15分钟,会播放一些激励人心的歌曲,这些歌曲非常有意义,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动力。特别是当《风起时》这首歌响起时,我的内心总会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振奋,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我加油。这种特别的氛围,让我每一次离开图书馆时,都充满了力量。尤其是在期末考试和研究生考试期间,图书馆还会特别准备一些明信片,上面写着祝福语,送给同学们。这些举动让我感到非常温暖。我觉得这些细心的举措不仅仅是为了鼓励我们努力学习,更是传递了一种深切的关怀与美好的祝福。
总的来说,图书馆既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又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在这里,我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胡佳妮 教师教育学院
第一次翻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我就像被拽进暴风雨中的登山者。那些闪电般的句子劈开云雾,“人是一根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你要走向自己的路上”,每个字都砸得我太阳穴突突直跳。书脊渐渐被翻出毛边。有些段落像未打磨的燧石,反复擦划才能迸出火星。尼采的锋芒时常割破认知的茧房。他说“别跟随我,要成为你自己”,这句话像卡在鞋底的碎石,逼着人走出思想的舒适区。有时合上书感到眩晕,那些关于深渊与高峰的隐喻,把日常生活的平面突然折叠成立体山脉。
最珍贵的不是被说服,而是被点燃。当他说“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我血液里涌起一股灼热的刺痛。这种阅读不是享受,更像是在峭壁上凿落脚点,每处批注都是新的海拔标记。书页间空白处满是困惑与顿悟,像登山绳上密密麻麻的打结。此刻书正摊在晨光里,查拉图斯特拉的鹰与蛇仍在封面上盘旋。那些被标记的段落正在皮下生长,成为新的骨骼。或许这就是阅读最深的魅力——当我们与文字角力时,正在重塑自己的灵魂地貌。
曹震霖 商学院
在收到被评为“读者之星”的消息后,我回顾了 2024年的书籍借阅记录,才意识到原来在这一年里,北语图书馆给予了我这么多陪伴和精神上的治愈时刻。回想起来,遗憾的是,在即将毕业的这一年,我才真正认识到语图的珍贵。在语图,我总能找到合我心意的书籍,它们在不同的阶段给予我安慰与启迪,甚至是前行的动力。读书是幸福的,穿梭在图书馆的书架之间,偶然发现一本心仪的书,也是幸福的。获得“读者之星”,于我而言不仅是一种鼓励,也更让我反思——虽然读了一些书,但我是否读得深入和透彻?
感谢北语图书馆提供的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书籍资源,感谢在语图遇见的每一本书,让我得以窥见更广阔的世界,与不同的智慧对话交流。我会永远记得在语图度过的春夏秋冬,以及每一次沉浸在书页中的宁静时光。希望未来自己能保持这份对阅读的热爱,也祝愿语图越来越好!
鲜艾芸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在北语求学的这段时光里,图书馆成为了我最亲密的伙伴。获悉得“读者之星”这一荣誉,我不胜惶恐,但也满心感激与欢喜,更觉自己应勤勉努力。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汲取营养、拓宽视野的源泉。在这片静谧的书海中,我常觉找到了更真实的自己。每当走进图书馆,我都能感受到一种特别而又熟悉的氛围。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书籍仿佛在低语,述说着岁月的故事;每本书的封面都透着一种未曾揭示的神秘,吸引我一次又一次地去探索。无论是文学的浪漫,还是历史的厚重,亦或是科学的严谨,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读书不仅仅是汲取知识,更是与心灵的对话。它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宁静,在漫漫时光中找到陪伴。书籍,是我心灵的栖息地。能有机会成为北语图书馆的读者,在其中自由徜徉驻足,我实甚喜慰。
杨飞扬 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
非常荣幸能够再次获得“读者之星”的称号,也非常感谢图书馆对我的的认可与鼓励。从大一到大三,我在图书馆的学习和阅读中收获了许多,不仅实现了专业知识的显著提升,还获得了心灵上的宁静与放松。作为一名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我借阅了很多语言学相关的书籍,从《儿童语言发展》到《西方语言学史》,这些书籍为我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拓宽了我的视野。在繁忙的学习之余,馆内各种奇幻小说成了我的“减压神器”。《黑暗塔》系列、《精灵宝钻》等作品带我进入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帮助我暂时远离现实的压力。
图书馆不仅是我获取知识的场所,更是我心灵的栖息地。无论是安静的自习区,还是书架间偶然发现的惊喜,都让我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力量。世界读书日提醒我们,书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而图书馆则是我们与书籍相遇的桥梁。感谢语图的陪伴,也祝大家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乐趣。
张威雨(俄罗斯) 国际关系学院
对我而言,书籍不仅是朋友,更是构筑我整个世界的基石!
每当感到孤独时,我会翻开一本书,这仿佛是推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门。随着每一页的翻动,我仿佛在一步步前行,当我翻开新的一章,仿佛我的人生也随之揭开了新的篇章。《小王子》里有一句话:“正是你为你的玫瑰付出的爱,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这正是书籍成为我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的原因。
中文是我阅读的首选语言,英文和德文的书籍也同样逐渐成为我冒险旅程中的伙伴。最近,我还尝试阅读了一些其他语言的书籍,这让我感觉世界变得不再那么遥远。全世界的人类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追求着同样的幸福。语言的差异,不过仅仅是表象而已。来吧,让我们一起沉浸于人类最杰出的发明——语言的奥妙之中!
宋玉崑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
非常荣幸获评2024年度“读者之星”,这份殊荣既是对我阅读旅程的肯定,更是一份温暖的勉励。
每当步入北语图书馆,书页摩挲的轻响与笔尖游走的韵律便交织成一首独特的阅读交响曲。感谢我的导师孟凯教授,以渊博学识为灯塔,引领我在语言学专著中触摸文明的密码;感谢师门伙伴如星火的思维碰撞,让我在学术经典里窥见多元解读的斑斓。那些与书香相伴的晨昏,不仅是知识的积淀,更因师友的启迪而闪耀着思辨的光辉。
特别感谢图书馆老师们始终如春风的专业服务,智能化的设施与人性化的空间设计让每个求知时刻都充满温度。临窗而坐时倾泻的阳光,研讨间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书架旁与同门偶遇时的会心一笑,这些鲜活的场景共同编织成我们与图书馆的生命联结。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愿我们永葆对知识的赤诚,让阅读成为穿透生命迷雾的星光。我愿继续做图书馆忠实的“朝圣者”,在师友共读中追寻真理,以书卷气滋养青春芳华。
王文琪 文学院
北语图书馆对我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新馆落成时,我是第一批体验者。这座舒适的图书馆也成为我考研的动力之一,并陪伴了我三年。虽然现在查询电子书、买书都很方便,但我还是喜欢触摸纸质书,沉浸于感受前人阅读留下的痕迹。同时,图书馆的借阅期限无形中也让我自我督促尽快完成阅读,提升阅读效率。
我的学术研究习惯养成也和图书馆紧密相关。我在每次写论文前,都会来图书馆穷尽搜索,把馆藏的所有相关研究成果全部搬到面前,那单次可借三十册的制度对我而言就很重要。对于馆藏没有而又难以找到电子版的书籍,我就会选择使用馆际互借。三年学术生涯,我怕自己书读得不够多,也怕自己书读得不够好,好在没有躺在宿舍里虚度光阴,而能通过阅读欣喜地感受知识的充盈。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图书馆的相关服务与资源的使用方法,也希望图书馆可以引进更多的数据库,选购更多更新的前沿成果书籍,把北语图书馆办得更好。
吴思怡 文学院
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我的阅读经历。
我经常利用馆际互借服务,去探索其他图书馆的书籍。前台的老师们总是耐心地为我解答各种问题,每次办理借阅手续,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细心和周到。
图书馆的闭馆时间相对较晚,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福利。图书馆的每个桌面都有插座,方便我给电子设备充电,不用担心电量不足的问题。这些细节让我在阅读和学习时感到非常舒适。
最后,我想说的是,阅读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也是成长的一条必经之路。希望大家都能爱上阅读,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姜霄涵 文学院
很感谢能获得这份荣誉,很开心在北语求学的第七年、也大概会是最后一年依旧能与图书馆柔和明亮的灯光和窸窣的书页摩挲声为伴,度过筹备毕业事宜、求职备考期间的每一个满怀期待、抑或受挫沮丧的瞬间。在这一年我可能更多地是在图书馆搜索和毕业论文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但有时也会在休息时从琳琅满目的书架中挑选一本小说,短暂地抽离现实世界的学业压力,与书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另一场悲欢离合。在这个人人都习惯且需要适应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图书馆却能允许我们慢下来,通过翻阅着的书页、敲击着的键盘稳扎稳打地走向未来的路。感谢北语图书馆所有老师和工作人员,始终不遗余力地为我们完善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和书库储备,也祝愿北语学子能一直坚定地培养、保持阅读和学习习惯,用阅读开拓眼界,丈量世界。
钟亦楠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获评“读者之星”于我而言是份惊喜的礼物。坦白说,在图书馆的时光里,我很少翻阅馆藏典籍,更多时候是学习自己的专业课本。但这座建筑赐予我的,远不止物理意义上的学习空间。
图书馆于我,是穿越时空的任意门,更是安放心灵的港湾。在这里,我学会了在快节奏时代保持专注,在碎片化信息中构建体系,在喧嚣世界里守护精神的原乡。回顾过去,我在图书馆里收获了许多。读书让我拓宽了视野,提升了素养。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份荣誉属于每个为阅读留出时间的人。愿我们继续以书为舟,在星辉斑斓的文字长河里追寻真理的光亮,让图书馆永远洋溢着求知的热望。
王钦炫 文学院
时至今日,我依旧想感谢阅读,感谢图书馆在过去四年间每分每秒的陪伴。在图书馆阅读的时光构成了我对北语最温暖的回忆。我很感谢那段在图书馆和中文朝夕相处的时光,感谢文学抚慰了我,感谢语言学重塑了我,感谢文字学拥抱了我。我感受过语言的魅力、诗人的彷徨、历史的温度、不息的变迁。我在语音词汇语法的变化间倾听过它的成长,我贪婪地阅读文献,笨拙地敲着论文,跨越历时的维度探究它的足迹,感受它的心跳。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也是定格成长的印记。感谢中文,让我在不断推移的时光中将最初的模样镌刻在内心最纯净的角落。
黄小鹏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窗边那个总被晨光偏爱的座位,书架间此起彼伏的翻页声,构成了我的考研年轮。人们总说备考是场孤独的修行,但图书馆用4326个小时的灯光告诉我:知识永不让人独行。
在这里,外语期刊的油墨香会混着咖啡醒神,肖秀荣题库的折痕里藏着跨年夜倒数声。当西方文论在笔尖凝成思维导图时,突然发现三楼的K类书架早为我备好了参考文献——原来这座建筑比我自己更相信我能抵达彼岸。
那些被焦虑揉皱的草稿纸,最终都被如古籍修复台般的耐心抚平。如今在新的一年里回望,我才懂得考研不仅是上岸的执念,更是被这座智慧穹顶重塑认知的过程:每一本读过的书都成了骨血,每一盏晚归时亮着的灯都是证人。
感谢图书馆容我以知识为茧,在数据洪流中守住思想的坐标系。或许真正的“读者之星”,是每个在书页间寻找答案时,眼底有光的自己。
张芮 商学院
首先,我很开心能被评为“读者之星”,事实上,我在上一学年的阅读量并不算大,然而,我却格外喜爱学校图书馆的学习氛围。每次坐在座位上,看着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并且是那种大家都在安静学习,自己也十分努力的环境下,不管是看书还是学习都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而且图书馆里的书籍类别很多,各种风格类型应有尽有。馆里的老师也都十分认真负责,有问题也都能及时解决。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让我感受到,这座建筑不只是存放书籍的地方,更是充满温度的“知识港湾”。
总而言之,阅读让我遇见更广阔的世界,而图书馆为我打开了这扇门。未来我会继续珍惜这里的资源,也希望能带动更多同学走进图书馆,让书香传递下去。再次感谢所有为图书馆默默付出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你们的辛勤付出让每一本书都有了温度!
訾智雯 信息科学学院
记得刚入学时总担心找不到座位,后来发现无论晴雨寒暑,图书馆总有一盏灯为学习者亮着:晨光中已有同学在朗读区背诵,深夜的灯下依然能看到专注查阅资料的身影。我的座位周围常年坐着几位外语系的同学,虽然我们不曾交谈,但看到他们反复修改论文提纲的专注神情,自己也不敢松懈分毫。
最值得感谢的是图书馆完善的管理:智能预约系统让座位流转更高效;分设静音区与讨论区的设计,体贴不同学生的需求;老师们修补旧书时,连卷折的页角都会细心压平。如果说我的到馆次数稍多,那也只是在享受他人创造的便利。
世界读书日将至,希望更多同学能感受到图书馆的独特魅力——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无数普通人为梦想伏案的日常,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孙樱元 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
被评选为2024年度“读者之星”,我很意外,也很惊喜!努力和付出被看到,是一件多么让人幸福的事情!很感谢北语图书馆工作人员细致周到的付出!
对图书馆的感谢,源于每一次遇到困难和问题求助时的高效解决,源于考研前夕闭馆音乐换为《一路生花》时的感动,更源于对我们每一个人不论处于高光或是低谷时平等温柔的接纳。图书馆的一切,书籍、桌椅、灯光、绿植、字画,就像是一个个无声的朋友,它们默默地陪伴着你,见证着你的成长,陪伴本身就是最长情的告白。时间是有重量的,你见过的人、听到的事儿、看到的风景、读过的书、思考过的人生,都会增加它在你生命中的重量,它也因此更加有意义。愿我们能在这一方净土上默默耕耘,静待花开。顺境中多做事,逆境里多读书。与君共勉!
张丽丽 教师教育学院
北语学子学习之地,常有三处:宿舍、教室与图书馆。于我而言,宿舍空间逼仄,令人倍感压抑,桌上杂物堆积,与书香墨韵相去甚远,实非学习之良所。教室虽可静心向学,然查阅资料多有不便。唯有图书馆,方为求学之圣地。
我尤爱三楼A区东南角那两张书桌,临窗而坐,每当思绪困顿之时,抬眼望向窗外,飘扬的万国旗、整齐的梧桐树、熙熙攘攘的人群,皆能予我几分慰藉与灵感。正是在这里,在桌椅窗灯的陪伴下,我完成了课程论文、期刊论文,也最终撰写完成了毕业论文。
图书馆于我,不仅是求知的场所,更是心灵的港湾。感谢北语,为我们提供了这座知识的殿堂!感谢馆内工作人员,为我们营造了温暖舒适的学习空间!愿北语图书馆永远书香四溢,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程欣雨 信息科学学院
非常感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们给我们提供那么好的读书、学习环境,使我们能够沉下心追求自己的梦想。时光不负有心人,星光不负赶路人,希望努力读书学习的同学们都能在这里谱写出独属于自己的篇章。
谢永慧 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开启了我的阅读之旅;《摆渡人》《悉达多》让我的心灵得到滋养与沉淀;《堂吉诃德》《局外人》让我看到了多样的人生;而重温唐诗宋词,让我不禁沉醉于古典文学的字字珠玑。博士求学期间,我的阅读重心集中于学术专著与文献。依托北语图书馆丰富的纸质与电子资源,我能广泛研读各类语言学论著,这让我不仅从字里行间领悟到学者们对语言现象的深刻洞见,更感受到他们对学术探索的执着与坚守。
北语图书馆更以舒适环境与优质服务著称。古雅别致的馆舍设计营造出静谧的阅读氛围,智能学习区充分满足读者的多样需求,馆员们专业周到的服务为读者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学习桌的隔断设计则为独立思考创造了理想空间。
苏若冲 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
说实话,刚得知自己获评北语图书馆“读者之星”这份殊荣时,既惊喜又意外。
2024年正值我博士毕业的关键之年,图书馆陪伴我度过了三百多个攻坚克难的日夜。
步入图书馆大厅就让人瞬间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静谧的环境、舒适的桌椅、充足的空调和暖气供应让我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并沉浸其中。海量的线上资源和丰富的馆藏,尤其是一楼的最新外文原版专著,为我构筑起直通学术前沿的桥梁。惯常坐在四楼临窗的座位,看着窗外树叶的绿黄变换,电脑里的论文章节也逐渐有了形状。如今,无数个日夜仿佛如转眼之间,我抵达了毕业的站台,在北语图书馆的点点滴滴,已然成为宝贵的回忆。
想起母校图书馆,我心怀感恩。图书馆老师们不辞辛劳的热忱付出,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体验,为各位点赞!
排版:赵政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