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远渡太平洋,来到隔海相望的美国大陆;她,从昔日熟悉的校园,来到陌生新鲜的异国他乡,踏上了海外汉语教学的路。她是韩巍——一名默默勤恳工作的汉语教师。那一年,已是她接触汉语国际教育学习的第九年。
作为一名普通的汉语教师,获得海外汉语教学的机会是对韩巍老师自身不懈努力的充分肯定。在校学习期间,她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毕业后她凭借出色的在校表现,进入汉语进修学院进行汉语教学工作。在第一年的工作及培训中,她积极学习,努力积累。与人为善的亲和力,出色流利的英语水平,都为她的努力增色不少,加之认真勤奋的态度,受到了学院的认可。一直积极工作的她,一年后接到了赴美进行汉语教学的通知。
虽然距离参加工作仅一年时间,但韩巍老师相信,“按自己的能力去做,不胆怯,不放弃,按部就班就能做得很好。”她用在美国汉语教学的一年时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
中国文化融入特色活动
海外汉语教学依靠开展相关特色活动创造中国文化环境,营造中国文化氛围。每逢中秋节、新年等中国传统节日,海外汉语教师会不约而同地特意开展相关活动,将中国文化渗透到活动中,使海外学生耳濡目染,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韩巍老师任教那年,新年里的一场题为“中国之夜”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目光。舞台上,美国学生用汉语表演中国小品、演唱中国歌曲。“他们会觉得外国人用汉语表演新鲜的节目很有意思,当时观看的学生很多。”韩巍老师回忆道。海外学生的表演会受到中国汉语教师的辅导,将汉语学习与文化晚会相结合的方式,让海外学生收益颇深。
那年秋天,韩老师所在的汉语系专门请来上海一级演员黄慧来校演唱越剧。在歌剧厅里,他们邀请美国学生学习越剧的表演动作,与黄老师同台表演。经典的中国戏曲文化在优秀的中国表演大师的举止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多的海外学生借此亲眼看到了中国的戏曲文化,欣赏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餐厅是传播中国文化另一“舞台”,节日中的中国式晚餐给海外学生提供了品尝中国饮食文化的机会。韩巍老师也参与其中,菜谱的精心设计,中式的餐厅布置,在异域,中国饮食文化同样精彩。
精讲多练 严格要求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赴美进行汉语教学的机遇面前,挑战正悄然而至。
与国内不同的是,美国的汉语教学工作由汉语教师负责安排,内容涉及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工作。在美国,韩巍老师同时担任了不同年级的汉语教学工作,从初级的学写汉字到高级的汉语报刊,备课量增加的同时,她还同其他教师一起,进行各学期以及每周的课程安排。作为北语的汉语教师,她要求自己不能出丝毫差错,面对内容多、跨度大、要求高的汉语教学课程体系设计,韩巍老师合理安排时间,及时请教,不断反思,始终努力不止。
她勇于化挑战为动力,主动融入汉语教学,积极应对。在海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以练习为主,汉语教学中有句话是‘精讲多练’,这是我们汉语教学的传统。”汉语作为一门选修课,海外学生每周的课时不多,课下练习时间有限。为了达到最好的汉语教学效果,韩巍老师坚持‘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张口说汉语、动手写汉字。
高年级的汉语报刊课是韩巍老师课程中的一部分,她负责选择课程材料、设计课程教学计划工作。课程初,韩巍老师在精讲部分的课时安排多,但她发现学生提高不明显。于是她主动调整教学安排,提供更多写作机会,除每星期的写作练习,期中布置大论文。这一过程中,尽管学生们感觉辛苦,但结课后,他们看到自己一学期来写作的厚厚一沓习作,倍感喜悦。
汉语教学方法是灵活的,汉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海外汉语教师在灵活调整课程安排的同时,不能降低教师对学生的标准,不能过分迎合学生,应让学生主动提高。”关于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调整,韩巍老师表示,汉语教师只有把标准提高,学生才会通过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来达到教师的要求。大学的汉语教学课程应该有一定难度,通过设立适当的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这一点韩老师在美国的汉语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美国的学生很愿意尝试,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其实是很高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没有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反而加大了练习的比重,没有练习就很难提高。通过高要求的练习,学生们收获了想学的东西,他们会由衷地感谢我们。”
在汉语教学上,韩巍老师主张全汉语式教学,在课堂上不讲英语。起初学生们不习惯,但“学生配合老师,老师配合学生,我们相互适应。”渐渐地,学生们会觉得这样帮助很大。
除了课堂的汉语学习,以及每学期举办的汉字比赛、书法比赛和朗读比赛等,生活上,汉语教师提供较多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比如平日里,每周一在餐厅里的 “中文桌子”活动,也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便利场所,外国学生届时自愿选择前来就餐,汉语教师将在那里与他们边吃边用汉语聊天,增进友情。
为期一年的海外汉语教学,给了韩老师一次全新的锻炼机会,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严于律己。一年的海外教学经历,不仅使她了解了美国的大学语言类教学体系,而且提高了个人的工作能力。“这次经历增加了我对海外学生的了解,熟知了他们汉语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偏误,这样就会驾轻就熟,课上课下都更便于沟通。”切身的实战经历让韩巍老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利于日后教学工作的进步。
以人为本 言传身教
“工作技能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人本主义’精神,以人为主。”韩巍老师意识到,语言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社会等表达的工具,但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
“如果学生对这个国家不感兴趣,就很难对这个国家的语言感兴趣”,海外的教学经历让她懂得,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中国人,汉语教师外国学生直接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是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的个人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反应了这个国家的魅力。
言传身教是教师的基本素质,韩巍老师在汉语教学实践中将中国文化元素穿插在课堂中。她不会刻意占用某一整体时间,或刻意运用某种方法来传播中国文化,她希望课堂能提供区别于网络信息提供的学习方式。她强调:“什么时候说,怎们说很重要,不能套路化,要在最恰当的时间,在同学们感兴趣的同时穿插关于中国文化的介绍,将经典渗透在知识中,比如在欣赏山水画时,除了给学生赏析一些经典的作品,另外还给学生播放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现代舞演员演绎山水画的片段。”
让海外的同学关注汉语,然后才能产生学习兴趣。“除了汉语教学,海外汉语教师还要负责汉语的推广。”美国的大学提供包括汉语在内的多种语言,学生们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这样的教育模式更考察老师的个人能力”。在汉语的推广过程中,老师的个人能力将有很大的影响。借助汉语文化活动来推广汉语,让学生主动产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作为有实地经验的海外汉语教师,韩巍老师说:“我们不是要告诉学生什么课程是好的,而是让学生决定汉语值不值得学。”这样的理念使得汉语推广更加注重汉语文化自身的魅力。
谈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她谦虚地表示:“一是对自己,各方面要严于律己,尤其是工作态度;二是对学生,要善于待人,老师要给学生亲切感。”
“不需要什么动力,就是要做好。”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韩巍老师,用这样几个字来形容自己对于工作的动力。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了她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她告诉记者:“每天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细水长流,这不仅是我的工作、我的专业,也是我擅长做的事。”
采访接近尾声时,韩巍老师的一句话概括了她所有努力所秉持的态度,“老师要认真,认真很能感染学生,认真才能上好课。”她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努力做好汉语教学工作的作风感染着她的学生以及周围的人们,至此,她工作出色的原因也有了答案。
今年是韩巍老师在北语工作的第四年,未来,她仍将尽己所能地在对外汉语教学岗位上,将认真的态度进行到底。

韩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