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党员以及积极分子亲身接受法制教育,感受到庭审的严肃氛围、工作流程以及法庭工作环境,增强党员以及积极分子的法制观念,5月17日,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成员在辅导员刘洁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乘车前往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旁听案件审理,开展支部活动,带领各位同志们了解我国司法流程,加深对于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

5月17日8时许,参加支部活动的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们陆续到南门集结,在辅导员刘洁老师、杨京升老师,党支部书记王璇老师的安排下,分三批乘车前往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上午9时许,支部成员陆续抵达,在法院安检大厅门口排队,等候进入法院。等候期间王璇老师组织了外国语学部本一党支部第二次“学习强国第二次线上评比”颁奖仪式,栾先骁同学 荣获一等奖,李晓芳与劳佳滢同学荣获二等奖,李亚宁、马婧与解镇宇同学荣获三等奖。王璇老师对同学们坚持线上学习表示肯定,并希望获奖同学们可以再接再厉,而且其他同学也要继续努力争取,加强学习。
颁奖仪式结束,刘洁老师和法院工作人员沟通后,带领同学们通过安检大厅进入法院,并安排同学们进入庭审室。

在等候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公诉人,原告,被告,被告辩护律师,以及双方家属到场期间,刘洁老师向观摩庭审的同学们简要介绍了以上人员的身份性质,并就中西方的陪审员制度进行了对比,还介绍了案件的性质,同时刘洁老师也提醒党员以及积极分子一些注意事项,包括手机静音,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录音录像等。
上午10时许,出庭人员依次到场,庭审开始。此次庭审分为以下几个流程:1、法官核实被告以及被害人信息;2、公诉人陈诉起诉书;3、公诉人提交证据,被告以及辩护人进行辩护;4、被害人进行民事起诉以及提交证据;5、公诉人与辩护人进行辩论;6、被告人进行最后发言等环节。整个庭审过程庄重严肃,同学们全程观摩了司法流程,诸如审判员宣布被告权益,控辩双方相互质询,举证等等,党支部成员们都切实感受到的法院办案的过程与严肃性。上午十二点左右,审判员宣布休庭,出庭人员依次离场,同学们与法院工作人员致谢道别。
通过此次庭审观摩,同学们对于我国司法程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依法治国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同学们在庭审结束的路上对案情和司法程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收获和感想颇丰。党员以及积极分子感觉到法律的公正公平公开,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即使不是法律专业学生,但也要学法懂法,规范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