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主题教育】小个体汇聚大力量——培训学院党总支组织观看《小巷管家》

发布时间:2019-11-15  新闻来源:培训学院 

11月14日下午,培训学院党总支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观看电影《小巷管家》,该电影以“小巷管家”平凡而伟大的先进事迹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主要内容,将北京市的基层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生动讲述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活动后,总支党员纷纷表达了观影感受。

出国部教师党支部

王冰欣表示,小巷管家》里面的赵建国是一个小人物,他为社区和街坊邻里所做的都是小事,但是他展现的却是时刻心系人民群众的情怀和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电影告诉我们,面对居民反映的难题,想办法,不畏难,把居民的事当作自家的事去解决,在平凡的岗位中也能创造出伟大业绩。无论任何岗位,付出热心、真心和细心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得到群众认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我们每个党员都应当坚守工作岗位,用自己的行动阐释共产党员的初心,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

郑寰表示,我住在胡同里,确实亲身经历了电影反映的胡同居民生活环境的变化。胡同环境的改善体现了政府心系老百姓,以及基层党员的辛勤付出。感受比较深的是小巷管家实事求是、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在完成工作目标的同时为居民排忧解难,切实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事实上人们在不同层面都感受到了近年来政府的工作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有效率,胡同只是一个缩影。美好的生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创造!

訾丽菲表示,片中巩汉林所扮演的小巷管家赵大爷是北京城胡同里的热心肠,做的都是为街坊邻居生活便利的大实事。正是这样普普通通接地气的小人物,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始终脚踏实地地为我们的社会做着切实的大贡献。

张旸表示,通过观看《小巷管家》,看到街道办事处基层人员在工作中尽心尽力,我深为感动。社区需要像赵大爷这样的小巷管家,值得普遍推广;居民需要赵大爷这样的小巷管家;像赵大爷这样的小巷管家舍小家为大家,热心地为居民办好事,使空间狭小的小胡同,经过他的以身作则和努力劝说,拆掉了煤棚子和杂物间后,摆上了鲜花,使小胡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居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不仅是新时代基层工作人员的楷模,也是我们大家共同学习的榜样。

继教外语党支部

孙亚鹏表示,“北京现在的面子已经很美了,老百姓生活的小胡同这个里子还需要得到完善”。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影片中以赵大爷为代表的小巷管家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系胡同的保护和美化,关心胡同居民的生活,积极学习“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引导居民自治、协商共治,使人人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最终在党组织的支持下,把胡同治理的井井有条,居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利和现代,同时保留了小巷的传统。小巷管家们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智慧的工作方法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应该学习的。

李亚芳表示,《小巷管家》讲述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儿,离我们是那么近,让人倍感亲切。小巷里的人物在国庆70周年之际,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改变做起,看得到的是小巷风貌的改变,同时也看到人心的改变、首都的改变。这些都离不开电影核心人物“赵大爷”的号召和感染,面对困难、面对群众的不理解,“赵大爷”用温情、用暖心、用智慧、用善意,化解了矛盾、解决了难题、树立了威信,这不就是我党“一切为了人民”的真实写照吗?作为基层党员和教职工,要学习和发扬“赵大爷”精神,肯干、真干,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给群众所需、让群众满意,最终才能,也必将得到群众的认可。

谭向东表示,《小巷管家》是一部反映北京基层治理工作经验的电影。这个优秀的群体为社区街坊邻里义务服务,他们的真心热心融化了街坊四邻的矛盾,解决了他们切身关切的问题,赢得了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付出。

尹娟芳表示,近日,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的电影《小巷管家》,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隆重召开之时,震撼上映。影片从老百姓的视角切入,选取“小巷管家”这一群体来呈现,通过一条小巷的变化,折射出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体现出小人物大时代、小切口大主题、小制作大影响,同时也是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工作的缩影。电影中“小巷管家”为大家服务的过程中受了委屈和埋怨,但随着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也让我产生了共鸣。

守好党员的初心,在普通的岗位上担好一名党员的使命, 让我更加看到了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工作中,我们要像赵大爷一样,带头拆掉自家的“煤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严于律己;坚持以人为本,要树立起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无论在什么岗位做着什么工作,都要增强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付出,时刻把学生们的大小事放在心上,真真切切为学生们办实实在在的事。对待学生的事情,要做到“及时记录、及时处理、实时完成”。通过观看《小巷管家》,使我更加进一步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真正含义。电影里的人物全是基层党员,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展现出了爱国、敬业的精神面貌; 坚定理念、坚守平凡的岗位,从小事中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

陈佳圆表示,《小巷管家》选取了北京一个典型胡同里的典型人物的故事展开,非常接地气,观看过程中被北京胡同的生活和变化深深吸引。小巷管家的日常工作面对胡同里各种关系、各样脾气的人群展开,如何在事情的处理上照顾好街坊邻里的“面子”又把工作切实有效的完成,存在着很大的难度,需要非常大的智慧。“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也给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的工作带来了高效和便利。正是这种上下配合、齐心协力的工作精神,使胡同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近几年偶尔经过北京的一些胡同,也深刻感受到胡同环境的变化。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人民谋幸福,是我党的奋斗目标。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小巷管家的功能至关重要。

行政党支部

陈若凡表示,《小巷管家》这部电影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切入,选取“小巷管家”这一群体,展示他们的平凡而伟大的先进事迹。影片故事来源于真实人物和事迹,这部现实主义题材,歌唱主旋律的影片,以全市2.3万名小巷管家的先进事迹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主要内容,将北京市的基层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集中表现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这部电影所表现的形式,展现的内容也是基层工作者的缩影。电影反应的”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优秀的群体。小巷管家中的国风胡同,就像北京的千万条小巷一样,是城市里最细枝末节的神经枢纽,看似微小,但通过片中主人公赵建国,这一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不仅心系胡同保护,关心胡同里居民的生活,使胡同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一条小巷的变化,折射出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体现出小人物大时代、小行动大影响。

电影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接地气。影片紧跟时代,主题鲜明,以人民为中心,宣扬了和倡导了理想、信仰、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宗旨使命,也是党对人民群众永远不变的伟大承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群众观,切实深入到群众当中,能够接地气,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困难。要树立起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在工作中,增强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付出。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而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打通基层治理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凡事要走在前,做在前,成为每一项工作的“小巷管家”,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裘珊珊表示,总体四星。片头好评!中轴线鸟瞰的镜头看一次,让人对北京爱一次。老戏骨们演技都在线,尤其是两个发小,人物刻画的好!特别是偷花被发现那段,包袱抖的好。厕所调研那段,很好奇赵大爷到底在里面干啥了。总之,算是接地气的主旋律影片了,不假大空。

卢紫晗表示,看《小巷管家》有很多感动,感动于赵大爷面对误解仍然不忘初心;感动于赵大爷风里来雨里去的时候,总有小马一起忙活;感动于邻里关系多了很多误解,但赵大爷的妻子仍然给了他最大的支持;感动于街坊四邻生活中总有摩擦但仍旧互相帮助不记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扮演好多角色,有时候可能成为赵大爷这样的“管家”,有时候又是看似事不关己的“小马”,有时候是看着亲人辛苦还无辜受指责的“家属”,有时候甚至就是误解别人指责别人的“街坊”,社会的每个角落能否做到电影的结局这么和谐,我们每一个人扮演的每个角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