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近6时,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主办的第七期当代语音学与音系学高级研修班在腾讯特邀会议和zoom平台顺利落下帷幕。
在本期研修班结业式上,主办人之一、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语音研究所所长马秋武教授表示,语音学与音系学研修班已经举办多次,很多学员都是一路跟过来的,非常难得。本次研修班人数众多,而如何做到让每位学员始终满意课程的内容,这是该研修班一直以来的主要考量。马秋武教授特别提到,疫情当前,本期研究班能通过线上交流方式让大家相聚一堂,实属不易,离不开每位参与者的支持。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院长曹文研究员、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忠敏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章黄学术理论研究所冯胜利教授和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Dafydd Gibbon教授也分别代表主办方及授课教师作了发言,并对各位学员、专家和工作人员表示了赞许和感谢。
本次研修班正式课程从7月19日到25日,历时7天;课程回放从7月29日到8月3日,历时6天。
共有214名约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医疗机构及相关科研单位的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本期研修班。授课教师共10位,分别是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冯胜利教授、马秋武教授、曹文研究员;上海复旦大学的陈忠敏教授、李昕助理教授;同济大学的王婷副教授、于珏副教授;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的Dafydd Gibbon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Diana Archangeli教授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Robert Ladd教授。
研修班每天的课程都由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组成,其中,Diana Archangeli、曹文、陈忠敏、冯胜利、Dafydd Gibbon、Robert Ladd与马秋武等七位老师主要负责白天的理论课程;李昕、王婷和于珏等三位老师则主要负责晚上的实操课程。
每次讲座之后,学员和讲座专家之间都进行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正式课程期间,学员们几乎每天都是从早8:00学到晚10:00;然而从无一名学员抱怨。相反,许多学员都表示,课程虽然很累,但干货满满,收获颇丰。他们十分期待明年能在下期研修班再见!
以下是本期研修班的所有课程(名):
1.音系学: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2.语音研究与语音研究的历史
3.音系学理论的目的何在?
4.语音的声学特征与感知特点
5.总论与音高音系学
6.从头开始发展一种理论
7.音段的下位分类与语音演变
8.重音、重调和短语凸显
9.没有音位的音系学:缘由与现状
10.探寻汉语声调的真相
11.韵律符号学:语类及其解释
12.“深层结构”在音系中有作用吗?
13.声调、句调与语法
14.音系分析的语音证据
15.句子焦点的韵律实现
16.重音与韵律句法
17.言语节奏与曲调的作用
18.音节理论与非音段音系学
19.韵律语体语法
20.韵律语音学:来自幕后的观察
21.语音数据切分与标注
22.共振峰分析
23.基频分析
24.发声态分析
25.辅音分析
26.语音参数调整与感知实验程序编制

第七期当代语音学与音系学高级研修班学员及部分授课老师线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