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求大家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10月27日,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以“崇德尚艺,立德树人”为主题开展党日活动。活动以集体观看《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崇德尚艺特别节目》并分享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结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文艺工作者的箴言,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支部10名党员同志参加活动,支部书记王艳莉老师主持分享会。

王艳莉老师精心准备视频,截取精华部分带领大家观看。在“与时代同步伐”部分,大家重温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事;在“以人民为中心”部分,大家感动于作曲家吕其明为党、为祖国人民而创作的誓言;在“以精品奉献人民”部分,大家聆听人民文学家王蒙先生对于文艺生态分为上、中、下三种境界的深刻论述;在“明德引领风尚”部分,大家被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心系民族艺术的执着所感动……这台节目十分贴近艺术学院教师的专业实际,老师们纷纷分享心得体会。

新入职的书法教师宋雪云鹤表示,要把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内容带进书法课堂,树立师德榜样。金珂宇老师谈了自己参加中国文艺志愿者相关工作的心得,并分享了自己的导师以德艺双馨的榜样力量给自己的深刻影响。咸俞灵老师对王蒙先生的讲话感受最为深刻,她以老舍先生、梁晓声先生为例,谈了对文学为人民、为时代的认识。梁文斌副教授介绍了自己通过课堂教学动手、动脑、动口三结合、第二课堂锻炼考察学生、提升学生创作能力等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经验,赢得老师们一致好评。姚紫津老师以西方音乐家为例,表达了对“艺术的良知”的深刻认同。凌博老师提出,人身上要有光明的底色,作品要有恒久的灵魂。邬树乙老师认为艺术家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人民,才能创作出精品。史大鹏老师认为,艺术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更要以高尚、高雅的作品引领、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党总支书记陈霞老师也以支部成员身份参加学习分享,她说,今年是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七周年,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日前党中央召开了中央人才工作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筑就时代文艺高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我们作为立德树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建设、追求德艺双馨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党员教师更要冲在前头,引领学院事业发展,也要率先抵制文艺圈的一些不良风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党员教师们对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致给予好评,大家积极主动地为下一次支部活动和学习出谋划策。老师们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更用心地投入创作和教学加足了油,充满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