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新时代劳动精神面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10月29日,学校启动“劳动教育月”活动。在后勤服务集团的精心安排下,我院针对2021级新生开展了首堂劳动教育实践课。

在“劳动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上,黄益方副校长进行了动员讲话,后勤服务集团党总支书记谢刚、副总经理苏东向同学们讲解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活动的相关安排。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政、党总支副书记张坤和2021级辅导员刘慧璐带领2021级金融1班、2班和3班的全体同学,共同清理了学院所属责任区内的枯枝落叶,并在后勤物业师傅们的指导下采摘柿子。



在秋日温暖肆意的午后穿过梧桐大道,
当一群人笑意荡漾集合在北语柿子林下。
在后勤老师的细心指导下,
同学们有人用长长的木棍打下熟透的柿子,
有人在柿子树下齐心协力接住,
有人其乐融融地清扫着枯枝落叶,
还有人弯下腰、弓起背将残存的秋叶拾起…
一切画面都还鲜活生动。
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份《商学院劳动教育日记本》,
定格这份独一无二的劳动回忆,看看商院学生的感想,
回到当时的每种心境,整理所有内在的收获。
李林鸿表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次劳动教育让我感触良多。劳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时代对于我们的要求和期盼。在这次劳动教育中,清扫枯枝落叶,让我们明白了大自然的循环和更替,大自然规律的和谐和美好。采摘柿子,将“甜蜜”带给周围的人,让我们感到了丰收的喜悦和为他人创造惊喜的快乐。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是一种奉献,劳动是一种分享。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撸起袖子,劳动起来吧!我们会越来越好!


蔡冰玥表示,在十月最后一个周五里,我们在柿子林下迎来了劳动教育实践课。“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劳动的价值观。而我们作为新一代大学生,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为同学,为老师,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劳动。看着树上橘红的柿子,在它们落下来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在把柿子装在篮子后,即将分给全校师生的一刹那,我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我也曾想过,是否以往的学姐学长们也曾经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像我们一般拾起落下来柿子,品悦劳动的成果。这立在北语的柿子林就像一种传承,岁岁年年向北语人分享着甜蜜,分享着劳动的快乐。劳动教育课,不仅传递给我们劳动的讯息,更结合着北语浓厚的校园文化,给予学生受益良多。



刘洋表示,首堂劳动教育让我受益匪浅。活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清理落叶,一部分为采摘柿子。夕阳西下,我的同学们和我的背影在余晖中显得尤其可爱。劳动使人快乐。每一项劳动实实在在的做下去都会有一种成就感,特别是跟无意义的娱乐刷手机比起来。同时,劳动也是集体的劳动,集体的劳动中似乎只有欢乐,一群人一个目标,奉献自己,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一堆堆落叶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进了袋子中,一个个漂亮的大红柿在大家的欢呼里铿然落地。活动结束,大家领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柿子回去,心里却回味着那未散去的快乐。就在一瞬间,我迎着夕阳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国家要把劳动纳入课程:那扎入土地,拿起工具的快乐——也就是劳动的快乐,我们似乎渐渐远离,但我们却需要劳动来唤醒我们的内心,内心的一种热爱,不论是对劳动,生活还是生命。




首堂劳动教育实践课结束之际,每名参加劳动的同学都领取一个柿子作为纪念,期待商院大一学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柿柿顺心”、“柿柿如意”。其余柿子将分发给全校师生,让大家都能尝到甜蜜的“北语味道”,品味劳动的果实,体会劳动的伟大意义。


本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作为2021级新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学生清扫落叶、采摘柿子,有利于促进我院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引导学生铭记“劳动最光荣”。期待下一次的劳动实践课更加充实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