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落实市教工委《2023年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区教工委《关于在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学校中开展“六个一”工作》中相关工作要求,根据2023年4月24日海淀区第十五组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座谈会的具体安排,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另两所共建单位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筹划开展“同上一节课”活动,围绕同一课程主题,组织大中小各学段进行集体教学研讨。此次研讨将“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课程主题,分别在5月18日、20日组织了海淀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小学学段)教研活动,和初高中与大学学段的“生态文明思想教育”课例探讨活动。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李秋实全程参与教研,并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题进行了说课展示。活动收到极好效果,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思路下,创新集体备课形式、推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进行了具体而有益的尝试。
5月18日上午,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课展示——《大自然,谢谢您》在二里庄校区进行,该校北京市骨干教师康莉担任主讲。课程旨在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将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识作为总目标;通过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在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方面的核心素养。康老师授课注重启发和体验,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讨论,勇于表达。海淀区教研员张玉兰、李维老师入校指导,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夏明霞、德育主任赵茜出席,海淀区多所小学思政课教师到场观摩。
5月20日上午,在一零一中石油分校举行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生态文明思想教育’课例探讨会”,会议邀请到海淀区教研员现场指导,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党总支书记曾丽军出席,北京市骨干教师葛本红老师主持会议,政治教研组长任晓娜老师介绍了此次课例探讨会高中学段所做的工作,该校青年教师肖莹以“法治护航 共建美丽中国”为题进行说课。
肖老师的课程旨在落实高一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开展议题式教学,打通融合三个高中思政课必修模块内容: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绿色发展理念及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依法治国。课程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热点话题,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思考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中国、探讨如何以法治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帮助学生厘清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思政课堂,从而更好地融合知识。
在接下来的研讨中,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秋实老师首先介绍了大学本科思政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班级规模,从大学生的学缘结构、知识储备、年龄特征、学习认知和思想观念特点等角度,对比高中的思政教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学情分析。课程方面李秋实老师以大学一年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二讲为例,介绍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授课思路。李老师突出北语的语言特色,在课前导入环节用三个“是”字句进行自我介绍、导入课程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是”字前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关系;课程旨在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上的三重逻辑,以史带论,梳理人类社会文明形态发展的历史线索,引导学生认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规律;对比西方学者对现代生态危机产生机理的观点,进而重点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何以破解生产与自然的对立这一时代难题;“两山”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利用生态资本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目的,反映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课程展现了以安吉余村—绿色浙江—美丽中国建设为代表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明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内在联系,并认识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世界贡献出破解生态危机的中国方案。
在总结环节,海淀区教研员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指出此次活动为不同学段同课异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对大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授课内容的了解,也有利于合理设计中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做好更高学段的理论和实践准备。与会领导教师一致表示此次教研活动为落实“六个一”工作积累了极好的经验,也为后续加强学校协同合作、资源整合,推动实现教育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更好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落地开了好头。
(责编:王隽毅、付劲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