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3月末,中东学院青年教师庞博、白野带领阿拉伯语系大三年级全体同学赴颐和园开展以“领悟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做好中国形象传播者”为主题的班团建设活动。
颐和园是全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亦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有着“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美誉,其中山水楼台,交相辉映,当属位于京内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集大成者,这也是此次活动选定于此处开展的重要原因。
颐和园佛香阁与昆明湖
时值仲春,园内一片生机盎然,同学们在二位老师的带领下,漫步院内,同时相互学习。每位同学均参与到学习中,承担园内景点导游工作,详细讲解该处的历史沿革与艺术特点。金泽静涛秀同学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我通过前期查阅资料,对于颐和园的历史和建筑美学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也十分感叹,明明看起来很简单的中国传统建筑,背后竟然还隐藏着这么多巧思。”
讲解颐和园长廊的同学
庞博老师和讲解同学
为了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形象,加深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建筑之美的理解与感悟,庞博、白野二位老师引导同学们共同探讨,怎样将颐和园内的景点,如十七孔桥、长廊、玉澜堂等翻译为阿拉伯语。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并纷纷表示:“这个环节非常的有意义,通过实践来巩固、提高专业知识,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师生充分交流,不断完善译文,既能够保留中文原文的美,还能将中文美对外传播,这是译者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我们还要不断努力来达到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中国形象的传播者。”
全体讨论
另一位同学张博进行总结:“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班团建设活动,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颐和园,沉浸在无边的春色中,用双眼亲自感悟中国传统建筑之美。更重要的是,我们做到了学以致用,通过实地讨论的方式来推敲各个景点最为合适的译法。日后如果碰到对此感兴趣的外国友人,我们也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形象,让对方感受到中国的美。”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庞博、白野两位老师也借此活动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不要局限于中国传统建筑上,要向更多方面发掘,不断深化自己对于中国形象的理解。同时不断努力,提高翻译水平,能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真正成为优秀的中国故事讲述者、中国形象传播者。”
中东学院阿拉伯语系大三年级全体合影
(责编:王隽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