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汉学与中国学学院参加“中国-东盟交流年”之“东盟(泰国)电影之夜”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31  新闻来源:汉学与中国学学院 

北语新闻网3月31日电通讯员 董梦雪 摄影 董梦雪)应“中国-东盟中心”邀请,汉学与中国学学院部分师生于3月24日参加了由“中国—东盟中心”与泰国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东盟(泰国)电影之夜”活动。作为“中国-东盟交流年”以及中泰建交50周年系列人文交流活动之一,北京语言大学汉学与中国学学院22名中国研究生与5名泰国留学生深度参与,通过光影对话促进中泰青年人文交流,也是高校党建引领国际教育合作的创新实践。

马铁石书记(左)与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右)

马铁石书记(右)与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左)合影

活动期间,汉学与中国学学院党委书记马铁石与“中国—东盟中心”史忠俊秘书长、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及我校校友,现任菲律宾驻华大使吉米先生等就拓展北语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思路交换了意见。马铁石书记介绍了北语目前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的有关情况,欢迎有更多的东盟留学生来北语留学,学习汉学与中国学及其它专业的课程。

本次活动中,学院师生观看了泰国2024年票房冠军,电影《姥姥的外孙》。通过影片泰籍华人家庭三代人的情感故事,介绍了东方文化中传统的亲情关系。

2024级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硕士研究生刘晓雨在观后感言中表示:“影片中外婆和外孙相处的场景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外公外婆。他们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却都用最朴实的方式传递着‘家和万事兴’的理念,这种跨越国界的家庭温情,让我看到泰国社会和中国社会在文化根脉上的紧密联系。”

2024级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的泰国本科生许灵秀用中文和泰语分享道:“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起了家里的曾祖母和外婆。我的曾祖母已经97岁了,需要特别照顾。我曾经和其他孩子一样。我没有表现出我的爱,但是最近,她却不认识我了。而且,我也在长大。我知道我的曾祖母不会再陪伴我太久了。我母亲总是教我,她走后,不能再表达你的爱。所以我拥抱了她。现在她不会记得我了,但我还坚持爱她。”

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中国研究生陈春艳结合影片中姥姥对子女的不同关爱方式指出:“影片中姥姥对三个孩子的爱令人动容——她用不吃牛肉的誓言守护长子健康,将房产过户给幼子,又为外孙开设专属账户。这种无私的付出与子女最初以利益衡量亲情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折射出中泰社会共同面临的‘亲情与金钱’命题。当外孙最终放下房产执念,在病床前聆听家族故事时,我们看到了超越物质的情感回归,这正是人文交流最珍贵的价值。”

中国学生茹存杰则动情表示:“今天我很高兴观看《姥姥的外孙》。看完后,我深受触动。它生动展现了祖孙间的亲情。简单的日常故事提醒我们亲情有多珍贵。平常我们容易忽略亲情,这部电影却让我们再次真切感受到了,并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每一刻。这种跨越国界的亲情共鸣,正是人文交流最动人。

此次活动是汉学与中国学学院“党建引领学院国际化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在人类文明互鉴领域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编辑:郭展伶

审校:陈思远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