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午,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在梧桐会堂开展了2018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中美贸易摩擦辨析”专题教学。本次专题教学课面向外国语学部大二至大四、研究生二三年级全体在校生。外国语学部分党委副书记梁清教授、外国语学部各学院辅导员出席了本次教学课。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冷鸿基博士担任本次教学课的主讲人。

教学课现场
教学课开始前,梁清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本次课程的主题和主讲人。

外国语学部分党委副书记梁清教授介绍主讲人
主讲人冷鸿基博士
冷鸿基老师首先介绍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并且有力批驳了网上网下各种错误论调。随后,老师根据时间线厘清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来龙去脉,阐释了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本原因。他联系我国经济运行态势、独特战略优势和当前形势变化,深入剖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把握国际形势需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明确了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总体方针和具体策略。所谓正确的历史观,就是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跳出当前的局势,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从正确的历史观角度理解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所谓正确的大局观,即把握事件的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迎接挑战。所谓正确的角色观,即从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我国对外方针政策。

同学们认真聆听
针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坚定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合理管控分歧,促进人类和平。同时,中国坚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促进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发展。
通过本次专题教学课,同学们正确认识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态势有了宏观把握。希望同学们能正确看待中美关系,既要树立信心,也要培养危机意识,做理智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