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预科教育学院系列科研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6-07-12  新闻来源:预科教育学院 

    为加强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全面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破解预科教育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本学期,预科教育学院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的科研活动。与一般名家讲座不同的是,本次科研活动定位于专家“嵌入式”的科研指导,真正体现专家进基层进行科研帮扶的作用。

此次活动共进行了四次。学院邀请汉研中心、语科院、出版社和图书馆的八位专家从不同维度,针对大家所关心的、亟待回答的问题展开讲解和讨论。内容涉及论文写作中科研题目的确定、数据资料的收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文的修改与出版等多个重要环节。所邀请的专家均为校内各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们对教师们做科研的热情给予了积极回应,现场反响热烈,效果显著。

   3月23日,学校教一楼12层会议室,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陈维昌老师和出版社的其他三位老师一起来到预科教育学院。会上,出版社专家首先为一线教师分析了当前形势下的国际汉语教学和研究现状,然后就每位老师的研究专长展开了详细的分析。还为老师们推荐了《国际汉语教学研究》杂志,当场确定为预科教育开辟专栏。经过这次沟通,一线教师和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互通有无,加深了双方的了解,推动了我院科研成果产、学、研一体的进程。

   4月11日,汉研中心王建勤教授和他的博士研究生一起来到预科教育学院。王教授指出,二语习得的研究目的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针对年轻教师科研经验较少的现状,王教授耐心讲解了如何规范地做科研的问题,从如何选题到寻找创新点,从实验设计到统计分析,王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专家教师互动讨论热烈,极大鼓舞了青年教师做好科研的信心。

   5月11日,图书馆的何玲老师和陆小溪老师分别向大家介绍了图书馆的强大功能。何玲老师做了主题为“图书馆资源一点通”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各种文献资源的搜索方法,为老师们在资源搜索方面扫了盲。陆小溪老师的“数据力时代的信息检索与服务”的报告,说明了数据在当代的重要地位,并介绍了图书馆与科研人员合作的新型科研模式。与会教师听后都深受启发,表示收获很大。

   6月29日,语科院张宝林老师来到学院,跟各位老师回顾了语料库建设的历程,着重介绍了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作用以及建设,特别向教师介绍了利用语料库确定科研课题、进行科学、量化研究的优势。会上,张老师对我院现行过程式评价中学生资源丰富的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教师合作建设预科教育的语料库。场上老师们纷纷提问,互动气氛热烈。

  预科教育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做好科研工作不仅是预科教育科学、稳步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学院组织的系列科研活动,激发了大家的科研热情,让教师深刻了解了科研的意义,发现了科研的价值和魅力,相信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教师们能更好地平衡科研和教学,做到教研互促,早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IMG_5501

 

IMG_2704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