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外交学院武波教授在我校综合楼707室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中国文化特质及其经典之传译Idiosyncras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Rendition of Her Classics”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主办,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专家办公室主任孙昊宇老师主持。
武波教授从国学谈起,结合中国文化经典如《易经》、《论语》和《道德经》等以及他多年收集的经典例句,向大家展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和方法。他从观(世界观)、法(方法论)、例(翻译实例)这三方面入手,对中国文化及其传译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与解读。 武波教授特别指出,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强调国学对一个外语学者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要求同学们学好文、史、哲,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
武波教授,1990年毕业于英国威尔士大学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是首届国家教委中英友好奖学金获得者,现任外交学院英语系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的学术研究领域是国学与中国文化音译以及跨文化的传播。他同时还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北京教育考试院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改革专家组专家。武波教授著作颇丰,他出版了很多专著与译著,及十余篇学术论文。
武波教授对于中国文化经典的解读独到而深刻,准确勾勒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脉络和状态,令在场师生开阔了文化视野,启迪了学术思路,为今后的学术发展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武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