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北语艺术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国画系联合举办水墨推介交流展“未名之子”

发布时间:2016-05-31  新闻来源:艺术学院 

    5月30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国画系水墨推介展“未名之子”在我校艺术展厅开幕,参展作者为首师大国画系本科2012级陈司怡,展览为期五天,是我校艺术学院联合其他院校艺术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体现了我院弘扬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宗旨。
    首师大国画系主任汪港清教授、博士生导师韦红燕教授、副主任王海滨副教授,我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陈霞,副院长刘山花副教授,我校教学专门委员会委员、工笔画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齐鸣教授、学院国画教学负责人王杨副教授、张宇辉副教授等出席会议。
    陈司怡同学2012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国画系,师从韦红燕、郭继英、王珂、汪港清、刘彦、王晓彤、刘学惟、 孙涤、党震、王海滨等老师,作品多次入选校内与校外展览,2016年,学院国画系为其举办“未名之子”本科生推介展,并在同年被免试保送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本次北语站陈司怡共展出40副作品水墨作品与北语师生见面,开幕后两校师生进行观展品评并参与研讨活动。
    研讨会上,陈司怡感谢北语艺术学院师生的热情款待和悉心安排,介绍了本次展览主题以及本科学习阶段的创作历程,并希望在本次展览得到与会老师的指点建议,为以后的绘画学习指引方向增强信心。
    汪港清、韦红燕、王海滨等教授肯定了作者平时踏实进取的学习状态,认为她体现了首师大中国画教学的特点,就展览也分享了首师大的本科与研究生教学方法,提倡学生尽早进行水墨试验性尝试,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抒发个性;并对北语艺术学院积累的教学成果表示肯定与赞赏。
    齐鸣教授对本次展览给予较高评价,认为陈司怡同学有扎实的功底和较强的水墨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本次展览提出两院校具体不同的教学传统,在强调写实造型的基础上,应加强传统与当代笔墨的有机结合,互相保持各自的教学特色,并为作者提出了绘画方面的一些建议;王杨、张宇辉、丁予茜、邬树乙老师也一一发言,对展览作品表示赞赏,结合自身感受探讨了有关水墨人体写生等课程的教学安排,并希望能借鉴首师大的教学经验来提高我院学生艺术表达能力;两校学生对本次展览踊跃表达自己的感受。
    陈霞书记对本次艺术交流进行总结,她强调绘画与音乐舞蹈等艺术都有相通的审美意境,而扎实的基本功和时代感知力是当代艺术实践者所需要的食粮,好的绘画作品需要直面生活和敢于实践的勇气,并肯定首师大国画系成功的教学模式,也表示北语与首师大长期以来都是兄弟院校,在艺术交流方面应多加强此类学术活动,让好的教学方法和优秀作品成为两院校沟通的桥梁,祝贺陈司怡同学展览圆满成功。研讨会后两院校师生集体合影留念,开幕及研讨会顺利结束。

陈司怡同学介绍展览作品

陈司怡同学介绍展览作品

陈霞书记对研讨会作总结

陈霞书记对研讨会作总结

刘山花副院长签到题字

刘山花副院长签到题字

王杨副教授介绍与会嘉宾

王杨副教授介绍与会嘉宾

两校师生合影留念

两校师生合影留念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