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MIM“校企合作实力生培荐计划”活动第五期课程开讲

发布时间:2014-05-22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2014年5月21日上午10点,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会秉力承办的MIM“校企合作实力生培荐计划”活动第六讲暨第五期正式课程如期在教四楼320会议室开讲,主讲人依然是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咨询中心课题组组长温戈老师。虽然由于很多同学参加考试,本次听课人数较以往有所减少,但丝毫不影响课堂的活跃氛围。

  课程伊始,温老师总结了前几期课程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巩固了大家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又帮助大家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思维,因为每期课程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从最初的关于本系列课程的最终目标——帮助大家实现幸福的四个标准,再到无处不在的价值交换律,而后是在价值需求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到动力行为律,最后到影响步骤,一样的内容,却又再一次带给我们不同的启发。

  复习过后,开始进入了本期课程的核心:认知能力。温老师先以“盲人摸象”的故事入手,给大家带来思考又留下悬念的同时,导入了主题。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描述,而对不同事物可能有相同的描述,关键在于我们对于知识与信息的获取存在片面性。MIM“校企合作实力生培荐计划”活动的核心理念是依靠实力获取成功,但首先要做到认识自我,清楚自己的实力,然后才是发展自我。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外部事物的认知与实际存在偏差,而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同样也存在偏差,所以要做到诚实地面对自我,不断学习,提高对自我的认知,这正是MIM课程学习者所需要具备的良好心态。怎样做到不断学习,提高对自我的认知,传统的应对方式无外乎应试学习和陶醉学习两种,但都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而正确的学习方法正是本堂课的核心内容。

  接着温老师就开始了本堂课的核心内容——信息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我们要获取知识与信息,首先要了解知识与信息的特点。信息的含义是混乱的,内容是割裂的,规律是片面的,应用是空想的。由于信息的含义混乱,需要我们越过符号,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于信息的内容割裂,规律片面,需要我们将其纳入体系,举三反一,也就是要运用我们上几期课程学习到的价值交换律,它与教科书中的经济学规律在某些时候是相悖的,但更符合实际生活的情况。更因为信息的应用是空想的,需要我们做到知行合一。温老师又举功夫巨星李小龙的例子,告诉我们读书学习要随时随地地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为本职工作服务。正如张爱玲所说的“出名要趁早”,对于我们来说,学习要趁早,对知识的应用也要趁早。

  接下来温老师从自然科学入手,为我们引入了两种世界观,一种是牛顿理论,另一种是量子理论。牛顿理论强调事物的可预知性和宿命论,而量子理论则强调事物的不可预知性和创造性。自然科学的世界观是如此,放到我们时常生活中,这两种世界观依然适用。通常人们习惯于用类似牛顿理论的世界观来看待身边的事物,但事实上更多的事物是不可预知的,需要我们换用量子理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温老师还告诉我们,只要主体足够强大,要什么结果就可以得到什么结果,对于我们也是如此,只要我们自身实力足够强大,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最后,温老师为本堂课做出总结,得出结论,即成事的四大原则,教导我们要敏锐地觉察变化,快速地做出反应,坚决彻底地行动,灵活及时地调整,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相信每次课程都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收获,也再次感谢温老师送给我们这样宝贵的礼物,在大家步入职场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会开出最美的花朵。MIM“校企合作实力生培荐计划”活动仍在进行中,按计划还有两期课程,后续活动内容在人人网人文研会主页、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会的新浪微博、海报和“实力生”微信平台上都会发布,敬请关注!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