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晚,北京语言大学第三届人文知识竞赛预赛在教二楼顺利进行。本次竞赛的主旨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激发同学学习兴趣。根据报名结果,今年的人文知识竞赛初赛全校共有236名同学报名参赛。
本次初赛共设教二401、404、416、460四个考场,每个考场设一位主监考和两个副监考,监考人员均由人文团学的部长及干事担任。教二417作为临时的考务室,从六点开始,人文团学的工作人员便开始忙碌起来。半个小时之后,参赛同学开始入场。19:00时,竞赛正式开始,考试共计1200分钟。
这次考试所命题目考察了涵盖中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题型主要包括单选、填空、翻译、连线、诗词格律常识等,而在去年初赛中难度较大的作文与诗歌创作环节今年均未出现。《羊脂球》的时代背景、智取金羊毛的英雄是谁、《源氏物语》所反映的时代风貌、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国家……在单选及填空题中,命题组主要考察同学们基本人文知识常识。而在第五题中,请以“知音”为主题创作一副七言对联、标出陆游《夜泊水村》中的平仄以及使用坳救的诗句,对于同学诗词格律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但不少同学表示对于“坳救”这一术语的陌生,还需课下多多补习自身古代汉语中的文化常识。
据人文学院学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赛结果将于近期公布,届时将有18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据悉,本届人文知识竞赛决赛暂定于5月30日,敬请期待!

监考人员为参赛同学分发试卷

认真作答的参赛同学(一)

认真作答的参赛同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