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漫游孔院】团队合作是做好孔子学院工作的前提——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回顾有感

发布时间:2014-12-17  新闻来源:别红樱 

  至今记得刚刚走出日本关西机场那一刹那的心情,既雄心勃勃,又有些忐忑不安。雄心勃勃的情绪来自于孔子学院总部专门为中方院长所做的培训。经过总部各位专家前辈的悉心指导,对孔子学院工作的热情被点燃起来了,对于中方院长的工作也有了一些认识。然而自己内心深知,热情固然重要,前辈介绍的经验也值得借鉴,可是各个国家、各所孔院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前辈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真正做到深入了解情况必须要亲身体验,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前方等待着我的不知道是什么,也许一切顺利,也许困难重重,这也正是我忐忑不安的原因。

  然而这样紧张不安的复杂情绪在见到去机场迎接我们的孔子学院同仁后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是两位日本同事,一位能够用熟练的汉语跟我们交谈,另一位不会说汉语,为了照顾大家,他用英语热情向我们表示问候。那一刻,我的一颗心落了地,有这样亲切友好的日本同事,我们一定能够把关西外大孔子学院的工作做好!

  仿佛真的是一眨眼的工夫,在日本渡过了两年充实而又愉快的时光。期间有过辛苦,有过欢乐,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失败的沮丧,然而总的来说,关西外大孔子学院两年间做了大量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两方面的工作,平均每年完成的活动达到40项之多!我想所有的经验可以归为两个关键词:团结!合作!是的,各方面通力协作、团结进取正是关西外大孔子学院取得成绩的关键,每一个人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这个团队。在这里,我非常高兴能够向大家介绍一下关西外大孔子学院这个团结一心、气氛融洽的大家庭。

  中方院长、教师与志愿者亲如一家

  两年前跟我一起到任的还有三位中方教师,同时有四位汉语教师志愿者,另外,孔子学院还有一位特殊的编外成员,是北京语言大学派遣的汉语实习教师。之后虽然中方人员出现过多次变动,教师有特殊情况提前离任的,也有去年刚刚到任的;志愿者教师中间也经历过变化,有人留任,有人离开;汉语实习教师更是一学期就换一位。但是不管人员如何变动,孔子学院中方全体人员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我们是代表中国人、代表北京语言大学来到日本的,一定要团结合作,把工作做好。

  大家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做的。两年来,中方院长、教师、志愿者和实习教师之间都相处得非常融洽,在工作中大家互相提携,一起承担繁重的任务;生活中大家互相关心,彼此爱护,就像真正的一家人一样。

  当然,做到团结一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虽然大家都是为了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和中化文化传播而集中到一起的,但也怀有不同的个人目的。有人是为了一边工作,一边了解日本文化,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也有人是为了得到一个磨练的机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大家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有人很快就习惯了当地的工作和生活,有人却花很长时间来适应。关西外大孔子学院是一所以汉语教学为特色的教学型孔子学院,教学任务很繁重,所有的教师志愿者,包括院长都承担着各自的教学工作。第一年就有两位老师由于身体原因,适应不了汉语教学工作而提前离任。因此,怎样把中方团队中不同目的不同情况的人员凝聚起来,就成了我工作的重心之一。

  老师们都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对工作兢兢业业的好老师,而且在赴日前我们彼此已经非常熟悉,他们对我的工作自然也非常支持。就这点来说,中方院长和派遣教师在赴任前的互相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去年秋季学期,因为工作需要,给老师排了周末的课程,而且一直持续到假期,占用他们不少休息时间。我跟两位老师一说,他们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完全没有推脱,更没有表现出半分不满。而且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能做到互相关照,就像一家人一样。

  关西外大孔子学院教学和文化活动工作量都比较大,总部派遣的志愿者教师是日本孔子学院中最多的,一直保持在4人。其中有一部分是北语选拔的在读研究生,也有参加过汉办小语种培训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年轻、有活力,在课堂上非常受学员的喜爱。不过过于年轻也使得他们中的某些人缺乏社会经验,特别是在为人处事方面阅历尚嫌不足。为了让他们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我利用了年轻人容易彼此沟通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自治”,他们中的一两个社会经验丰富、沟通力较强的,就成了四人小团队的“核心”人物。经过充分的沟通交流,即使有些小矛盾,也基本上都能自己解决,很少找到我这里来,更不会把矛盾带到与外方的合作中去。

  在生活中,我尽量做到关心每一位公派教师、志愿者和实习教师,让他们年轻的心在异国他乡同样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温暖。关西外大孔子学院地处偏僻的乡村,离都市较远。我会在他们到达日本后,周末带他们参观游玩,或者去城里购物。周末或假期也会邀请他们到我宿舍一起包饺子或吃火锅,尤其是在漫漫冬日,像一家人一样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来自家乡的美味,那份温馨,感染到在场的每一个人。

  正因为中方人员之间关系融洽,才能够保证所有的工作完成得有条不紊,安排工作时,谁也不会拈轻怕重,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我们这个大家庭共同的任务。

  与外方友好愉快地合作

  关西外大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靳卫卫教授是老北语了,他对祖国、对母校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有了他的支持与帮助,两年间,关西外大孔子学院中外双方合作没有出现过矛盾与冲突。这是我们的幸运,值得珍惜。

  日本的孔子学院基本上都由三部分组成:中方人员、外方院长与本土教师以及日方事务局。事务局是负责孔子学院日常工作的重要机构,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的工作很难深入到本大学和当地市民中去。同时,他们也承担了大量的教务、院务工作,大大减轻了院长的工作负担。在每场活动举办之前,中外方院长和事务局都会进行充分的讨论,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次会议,都让我深切感受到日本人工作中细致周到的一面。经过这样的讨论,每个人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位置,任务完成得当然也就更快更好。

  应当说,我在日本任职两年间,靳卫卫院长给予我充分的信任,事务局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很多活动是由我带领中方人员完成的,外方则在各方面进行协助。因此两年来中外双方合作非常顺畅愉快。

 

  今年是关西外大孔子学院成立五周年,是检验以前工作的重要一年,也是制定新的五年计划、进行展望的重要一年,相信有这样一个亲密合作的团队,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