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孔院工作,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上课和文化讲座,而实际上,抛开每一所孔院所处国家的大环境不同,外方合办单位的小环境各异,有一点是相同的:孔院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教学机构。作为一个文化交流机构,孔院工作的实质是提供各种文化交流服务。鉴于孔院的工作性质,国内教学人员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转型,从教学机构的专职教师转为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
孔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供的文化交流服务是多种多样的。对方需要短平快的汉语扫盲,孔院可以提供教学服务;对方需要对中国某个地区有粗浅的了解以完成短期旅游,孔院可以协助行前准备;春节中秋节,对方需要搞与中国有关的文化活动,孔院可以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接受中小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进行的采访,也是孔院的常规工作,毕竟培养对中国的友好感情要从娃娃抓起;为当地中文教师开办研讨会和培训班;至于完成汉办的各种规定项目,如“三巡”、推广HSK考试和奖学金,与其他孔院合作组织大型活动等等,就更需要孔院工作人员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渠道与当地有关单位、部门联络、合作,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完成任务。
当然,当地向孔院提出的服务需求,内容往往与工作人员以往的工作或个人兴趣并不吻合,这对多数术业有专攻而并非“杂家”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挑战。总部对孔院教师任职的岗位职责里除了强调遵守各项制度和尊重当地风俗以及积极完成教学工作外并没有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做细致的描述,只有凭着一颗爱岗敬业之心,勇于学习、积极实践,才能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速成学院的王静老师在来梅森孔院之前从没有做过迎来送往的接待工作,用她的话说“我们速成能人那么多,哪用得着我们啊”,可是,面对接待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代表团的工作,她表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细致分工,缜密部署,精益求精。事后,梅森的领导对孔院的工作大加赞赏,当得知王静老师是第一次做这样的组织接待工作,美方人员更是赞叹不已,从那以后,无论筹备多大规模的会议都不在话下了。
服务机构对专业性的要求与教学机构是不同的,细节是工作成效的决定性因素。王静老师在回顾和总结她两年的孔院工作时,颇有感触,她说孔院日常处理的都是琐碎的事情,而正是这种细致才使孔院不断积攒人气,日益壮大起来,比如对来访的客人,是主动接待还是你不问我不答?对每一封工作邮件,是24小时回复还是任其石沉大海?每一个电话是否友好热情还是公事公办没有情感投入?每一次活动,是在第一批参与者到达前一切就绪还是活动开始时仍然一片忙乱?活动是否根据参与者背景做了多种设计?是否为参与者提供了停车信息?活动结束后是否立即清除掉所有标牌标识?等等等等,所有这些芝麻绿豆,都需要孔院工作人员,从教师到志愿者,时时刻刻装在心里。而且,她还总结说,“孔院组织任何活动都不能一厢情愿,而需要工作人员知己知彼,充分、准确了解对方需求,开动脑筋,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在活动形式上多做文章,如能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亲身参与机会,则比较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王静老师已经回到北语教学岗位,但同事们都欣喜地看到她比以前更加开朗、热情,直到现在,她还在主动帮助美森孔院的奖学金学生在中国的生活,诸如接机、定火车票等。
开展中国文化活动是孔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处大华府地区,梅森孔院有机会与很多其他国际文化组织合作,如参与举办“欧亚电影节” “中国电影双年展”,以及与歌德学院及华盛顿公立图书馆共同举办的中美德三国《时间光影》诗歌朗诵会,探索不同文化在诗歌这种共同艺术形式上的体现和交流。所以孔院的工作不仅是积极组织,还需要与观众分享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而且,所有人员还要亲自进行诗歌翻译并在华盛顿DC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朗诵诗歌。除此之外,孔院工作的另一个角色就是中华文化才艺展示。有些教师对此望而却步,然而一个小小的爱好,当植根于孔院这片沃土,就有可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杨宁老师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外语学院的杨宁老师是专修语言学,在来孔院之前,除了教学工作,也做过系主任。她性格开朗,爱好广泛,是国内《诗生活》网站的专栏诗人,但在国内,也只是业余时间写写诗,去看看美术馆,为电影频道做做剧本翻译,过年做个剪纸而已。到了孔院之后,杨宁老师发现自己的爱好都找到了用武之地,因为。她首先开发了校园剪纸活动,将文化讲座和剪纸手工结合,成为梅森孔院最受欢迎的常规文化活动之一,不断更新的图案和更为规范的组织,吸引了众多的梅森员工和社区学员。她自己的剪刻水平也逐步提高,每一幅精致的剪刻作品都花费了她很多的心血和时间,但她乐在其中,展示给美国观众时也非常有成就感。对民间剪纸的热爱,也让她关注相关的艺术活动,如她在纽约州做文化讲座的时候,发现了来自中国的当代剪纸展,是传统中国剪纸和西方油画风格的结合,就积极联系,促成剪纸展在梅森孔院的成功展出。她的热情和好奇也促成我们今年4月即将举办“锦绣中华”刺绣展。就这样,从诗歌写作到专家讨论成员,从电影翻译到电影节的组织者,从一个爱好到民间剪纸艺人,杨宁老师的成长与收获是显而易见的。
热情、好奇、学习、成长,可以作为梅森孔院工作人员的关键词。对她们来说,海外工作是了解不同文化,开拓人生的宝贵机会,梅森孔院的领导保护和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教师、同事和志愿者互助敬业,这样的环境,使她们得以挖掘和发扬自己的爱好与潜力,不仅拓展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丰富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