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8月21日, 怀着欣喜而又忐忑的心情,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我来到了远在加勒比海的古巴首都哈瓦那,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海外汉语教师生活。
说到古巴,人们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艰苦”。在我赴任以前,很多人给我打预防针,让我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然而当我亲身踏上这片至今仍充满着革命气息的红色土地,看到比自己想象中要好得多的真正的古巴的时候,我变得很满足,很快乐,对自己即将在这里开始的生活充满了期待。要说艰苦当然有,然而,在这样一个资源匮乏、普通老百姓的月收入平均15美元的小岛上,却有一群对汉语、对中国充满感情的古巴人。他们对人生梦想的执着与坚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尤其是他们的“中国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成为我关于古巴的记忆中最闪亮的部分。
Jorge Luis,哈瓦那大学数学和物理系的高材生,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李光圣。光圣是一个非典型的古巴青年,因为他像很多传统的中国人一样腼腆含蓄,总是那么的彬彬有礼,风度翩翩。为了不使中国女孩儿尴尬,他从来不和她们使用贴面礼,而是“入乡随俗”地用握手的方式展现自己的修养和善解人意。光圣是一个很虔诚的基督徒,他想用中文给在古巴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传福音,而这个想法也渐渐地转化成了他学习汉语的强大动力。他每天坚持对照西语版《圣经》阅读中文版《圣经》,同时也不忘涉猎中国古代的历史、哲学及文化等方面的书籍,遇到不懂的生词就查,遇到不理解的语言点就问。就这样,凭着对“信仰”的义无反顾,他在2011年古巴赛区的“汉语桥”比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我至今还记得他当时演讲的题目——《中国古代圣贤的思想与< 圣经>思想的对照》。2013年9月,光圣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中国,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北京语言大学。现在,光圣已经跟着张华教授开始了他的宗教研究之旅。
Andoine,我们都叫他安东,是我们汉语专业班上一名学生。安东学习的时候非常专注。有一次,暴风雨来袭,安东搭我们的班车回家。大家伙儿在车内聊着天,只有安东双手捧着练习册、心无旁骛地做着题。有一段时间,为了赚生活费,他找了一份晚上看车的工作,一周工作四个晚上,而第二天早上八点的汉语课他从来没有迟到过,甚至看不出有一丝的疲倦。更加让人钦佩的是,有时候凌晨结束了工作,他就直接跑到滨海大道去学习,一直学习到天亮。皇天不负有心人。2012年的“汉语桥”预赛,安东用他纯正并且地道的发音征服了所有现场评委及观众并最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Lilibel是一个看起来很有印度风情的小姑娘,她不是哈瓦那人,家在圣·克拉拉省。她2011年代表古巴去中国参加了“汉语桥”比赛,获得了优秀奖以及去中国学习半年的奖学金。在2012年5月的“汉语桥”比赛期间,Lilibel主动要求帮助辅导选手。在Lilibel的培训下,两个原本性格有些内向的选手在才艺表演环节赢得了满堂彩。记得上学那会儿,同班同学常常用“loca”这个词形容她,就是说有点儿痴傻。凡是她不懂的问题,一定会追着你打破砂锅问到底,今天学习的课文明天一定能背下来,而且能够活学活用。她从孔子学院毕业后,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在哈瓦那大学学习,每个周六依然坚持来孔院上课。这样的“loca”真的傻吗?在我看来,恰恰是这股傻劲儿让她终于梦想成真,来到中国读书。
学生们似乎都有一个“中国梦”。“中国梦”对他们来说很简单,就是每天见到“方块字”,尽量用汉语与中国老师和同学交流,直到有一天能翻越千山万水,到达他们魂牵梦绕的“圣土”——中国。
“中国梦”是Enrique的天台,在那个可以望到加勒比海的小天地,他一边踱着方步一边吟诵着《沁园春·雪》;“中国梦”是81岁Norberto的拐杖,他是孔子学院年龄最大的学生,但却是每次上课班里来得最早的学生;“中国梦”是Victor的录像放映机,每到周末他都热情地邀请左邻右舍去看他珍藏的《李小龙》;“中国梦”是Yisel的公交卡,家在外省的她,每个周六都需要坐差不多两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到孔子学院上课;“中国梦”也是Rodolfo的军装,为了深入学习汉语,他放弃了自己的军籍,成为了一家国有旅游公司的中国导游。
我的古巴学生们,他们的“中国梦”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但相同的是,他们却从未放弃过,他们执着地坚持着。我愿意在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为他们祈福,祝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