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金秋十月,让我们共同向砥砺前行的北语师德先锋苏向丽老师致敬与学习。
苏向丽老师自1997年起就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她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充满激情与热爱。2015年,苏向丽老师加入到北语预科教育学院的团队,成为北语预科教育事业中的一员。
预科教育学院是为了顺应汉语国际教学的新形势于2013年底新成立的一个学院,也是全国第一个和唯一的汉语预科学院。苏向丽老师加入这一团队时,学院刚成立一年多,千头万绪亟待梳理。预科团队从无到有,历尽艰难,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是汉教使命和创业热情激励着团队的每一个人。苏向丽老师一来便被这种激情所感染。她一入职就挑起预科教学创建的重任,与团队共同研发预科汉语教学体系、参与构建预科人才培养体系,并迅速成长为预科教育学院的业务骨干。她全力以赴带领同事们进行学院教学与管理建设,常常以办公室为家,随时随地与同事探讨,中午吃方便面、叫外卖成为生活常态。“功夫不负有心人”,“来华预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理念、实践、评估”在2016年北京语言大学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学院建设也初具规模,这些成绩离不开苏向丽老师的无私的奉献和辛勤的汗水。
预科教育培养来华预科生的目标是使他们能够进入大学与中国学生同堂学习专业知识,而如何提高预科教学质量是预科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要突破瓶颈必须积极探索预科教学法。苏向丽老师主动请缨带领实验班老师边摸索边实践,不断改革创新,编写大量翻转材料,使预科由“重教”转向“助学”和“导学”。由于有明确的改革创新的教学思路、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2017年12月由她主讲的预科初级汉语综合课在北京语言大学第十二届优秀教学奖评选大赛中脱颖而出,专家们一致评选其为教学一等奖。预科实验班的教学模式得到了院、校专家的一致认可,这一模式随即在预科教学中被推广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不断探索预科教学创新的同时,她还积极追踪科学前沿,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研工作,2016年申请到一项国家社科项目。她一直把教学看作科研的隐形动力,把科研看作教学的源头活水,有教学做支撑的科研更有方向,有科研做支撑的课堂教学更有灵魂。“厚积方能薄发,敦行才可致远”,醇厚的师德意识推动着苏向丽老师成长为一名教研双优的专家型教师。
预科教育学院作为一个教学单位,预科生是教师工作的主体。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亚、非、拉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他们要在一年之内通过全国本科来华留学预科教育结业统一考试(CSC考试),要达成这一目标,预科生必须进行汉语的强化学习,一天八节课另加晚自习的课程安排,对教师和学生的身心都是极大的挑战。在预科学院,班主任是基层最核心的管理层,班主任管理工作是预科生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保证。苏向丽老师作为班主任,可谓爱生如子,学生常常会不经意叫她“妈妈”,这是他们最真挚、朴素的感谢。为学困生补差是预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苏老师曾多次担任后进班的班主任。“一个都不能少”是她所追求的教育信念,无论学生的起点如何,苏老师都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一点点儿进步,她常常利用课前、课后、晚自习以及周末的时间帮助学困生。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每年所有的预科生都能顺利通过CSC考试,进入理想的大学学习专业知识。
从事汉教二十余年,苏向丽老师一直忠诚于汉教事业,她常说“我来到北语预科才真正认识到有一批人是在用生命从事这个行业”。北语人将教书育人、弘扬中国文化和民间大使的使命融入生命和血液,并在北语代代相传,而她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北语的传统。对于取得的成绩,她常说:“来到北语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是预科这个团队激励着我奋进”。实际上,苏老师是这个团队的一个典型代表,用她创业的激情和朝气感染着团队的每一个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汉教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北语预科的发展凝聚着北语人的希望,“做好预科、发展预科”,为汉教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是苏向丽老师与所有预科人最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