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毕业后来到北语任教。从教十一年以来,我心中一直追寻的教育理想是:立足中华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将外语教育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实现全人式发展。
著名的哲学家托尔斯泰说过:“孩子教育,99%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我深刻体会到榜样的巨大力量,并以此作为我的奋斗目标,严于律己、以身示范,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平日里,我常常带领学生在图书馆自习、交流、研讨,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自律与坚持,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快乐。我一直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对学生热心、耐心、贴心,一视同仁,努力发掘学生的优点和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时常利用在校办公时间、就餐时间及周末休息时间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困惑和生活难题,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做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此外,我以国球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在运动中增进师生友谊,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师生齐心,其利断金”。
在教学中,我积极承担大量的本科英语教学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将外语教育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并加以引导。2021年,我带领学院大二综合英语教研团队申请了北京语言大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中国本科生“三进”探索课程立项,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治国理念,助力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高端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进而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我们大二教研组的老师们在疫情期间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定期线上研讨,针对“三进”内容的选择和融入方式,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典型示范、课堂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润物无声中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
在课堂外,我也重视大学生全人发展与培养。2016至2022年期间,我连续担任七届北京语言大学新生口语大赛评委,并多次协助校学生会进行大赛的筹划组织。赛前为部分同学答疑指导,比赛中与广大师生共同见证选手们的飒爽英姿,赛后进行针对性指导。此外,我鼓励学生们勇于创新,大力倡导“项目式”英语学习方法,强调“在做中学”,并提高学生跨学科融合式学习的意识。近年来,我多次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养本科生科研意识。例如:2021年,我指导大二学生以新冠疫情为例探讨不同文化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对语言演变的影响,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进而更好地服务国家长远发展与战略需求。
在完成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任务之余,我深知作为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我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服务社会,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服务技能。
作为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北京语言大学志愿者选拔英语面试评审组长及校内英语培训导师,我多次召集英语教师进行线上会议,商量北京语言大学冬奥会志愿者选拔的面试形式以及评判标准。鉴于国际赛事的志愿服务对语言翻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急处理能力要求较高,最终决定采用“情景模拟问答”和“冬奥知识汉译英翻译”的形式来选拔综合语言能力强、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冬奥志愿者候选人,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做到科学、高效地选拔高水平冬奥服务志愿者。之后,为北语全校近300名志愿者进行英语培训,所授课程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央视《朝闻天下》、新华社、人民网等众多官方媒体报道。
为了更好地让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多次利用暑期时间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19年暑期,我带领学生关注人文生态、人与自然,组织学生开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于江西省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历史及现状的调研”活动,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为例,倡导师生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身边做起,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共同奋斗。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今天,我深深懂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感悟到师生之间要增进互信和理解,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师生齐心,其利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