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名”,和多数同门一样,我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始于《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上的作者简介。我仍然记得,本科时为了考取《国际中文教师证书》,我熬夜背过手册上的语法点,也对着镜子,生硬地按照手册上的步骤练习说课。经过努力,最终我以高分通过了考试,成为了本科期间少数拿到该证书的学生。当时便想,如果我能亲自感谢杨老师就好了。缘分啊,真是妙不可言!谁能想到杨老师会成为我的导师,而我会以学生、弟子的身份,写下这篇文章。
我和老师结缘始于“词典”。硕士期间我曾赴泰国进行汉语教学,学生上课时问我介词“在”的含义,我没办法用泰语解释,便询问他们有没有词典,不问不知道,一问才发现他们大都没有汉语词典,而既有的词典中只躺着一个简单的对译词。“那我就自己编一本吧!”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从研二上起,我便开始编词典。殊不知,在此一隅,有一学生在编词典,而在彼一隅,有一老师也在编词典。虽相隔万里,但我们都享受着释义未知世界的奥妙,也饱尝着咬文嚼字的艰辛。此间冷暖,虽从未交际,但我们互知。研三考博,我添加了老师的微信,老师询问我的学术成果,此时的我并不知晓老师在做词典研究,我便把我编纂的略显粗糙的《缙云汉语词典》发给了老师。老师大惊回复道:“你也在编词典啊?你怎么知道我在编词典?”我也诧异地回复道:“我不知道老师您在编词典,老师您也在编词典吗?”虽是初相遇,却似旧相识,那一刹那两个有着共同使命的灵魂终于碰撞在了一起。随后,我们就词典编纂、词典研究畅聊。虽然隔着屏幕,但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对词典的热爱,看到了那眼中炽热的光。在我看来,自己这本《缙云汉语词典》略显幼稚、粗糙,而老师却视之为至宝。师姐曾告诉我,老师时不时夸赞道:“这小伙子,很有研究热情啊!自己还编了本词典,还搞了很多花样,很不错!”每每想到这里,我都莫名感动,他人视为草芥,但唯独老师视为珍宝。也许,正是有着许多类似体验,老师接纳了我,她也从严肃的简介中走了出来,真正地以谦逊、渊博的“老师”形象站立在了我面前,带领我正式走上了词典研究、编纂的旅程。
初涉词典研究的我,总是按捺不住想要向老师炫耀我那些“天马行空”“奇奇怪怪”的想法,就像只未见过世面的乌鸦在凤凰前炫耀着羽毛,漆黑一片却浑然不知。“慢一点,不要慌,思考深入点”这是老师最常告诫我的话,而我却始终像个傻乎乎的孩子一样急着想要证明自己的才智。同时,在语言研究领域,词典研究似乎从未站在过聚光灯下,它小众而略显冷门。我的性格和词典研究的特性决定了我的研究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需要饱受磨炼。曾记得,为了创新,我竭尽全力,眼动实验、有声思维、内容分析、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凡是能和词典学结合的,我都拼命去学,但有时即便学会72般变化,在现实面前也显得无力。经历了数次终审被拒后,我的热情被渐渐浇灭,像是落入了无尽的词海中,想要拼凑出被释义成“希望”的最佳词语,却怎么也寻找不到。关于“热情”的词目下也因缺乏强有力的例证,而渐显单薄、空洞。“就这样吧,把博士论文写完就走吧,然后躺平好好休息吧”,我曾无数次这样“劝解”自己,想要放弃。
“我相信你,凭着你的热爱,只要踏踏实实,一定能成功”“慢慢来,思考深入点,细节把握好”“这里还不够深入”。每篇论文中密密麻麻的批注,每一次深入的谈话,每一次失败后的鼓励,老师用这些文字和话语拧成了一股绳将我从那片海中硬生生地拖了回来。她告诉我要用热爱以及坚定去释义“希望”,“热情”的例证中要包含“坚持”和“踏实”。当我终于成功时,我兴奋地将消息告诉了老师,老师也开心得像个孩子。就好像,她也真真切切地吃了那份苦,遭了那份罪……现在想想,我对词典学研究的坚持,半缘热爱,也半缘师。
词典研究苦,词典编纂则更是份苦差事。语言学家斯卡利格曾写道:“十恶不赦的罪犯既不应处决,也不应判强制劳动,而应判去编词典,因为这种工作包含了一切折磨和苦痛”。在参与编写《JUZI汉语》过程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份苦。释义时既要考虑用词难度、又要保证科学性,例证要有易懂性、实用性,易混淆词辨析力求典型,型式的提取要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编纂每个词条,都像是在脑中打一场仗,你要用尽所学,才仅能达到“及格”的标准,然后就是反复地修改、琢磨,200个词目,就约莫耗费了一年的时间。编词典注定和风月无关,只有枯燥。花溪的海棠开了,你只能匆匆一瞥;香山的叶子红了,你却不敢远赴;圆明园的月色正温柔,你不能前去,只有叹息。管他是“月出东山”,还是“月下西楼”,此间事都与你无关,陪伴你的,却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这词典是一座文字牢笼,死死地将你困住,脱不了身。
然而,我们这又算什么呢?这份寂寞和苦痛啊,老师一吃就是10年。这10年间老师究竟耗费了多少心血,又放弃了多少温情,只有老师自己知晓。老师曾告诉我们,在整个《JUZI汉语》的编纂过程中,陆陆续续有编者加入,又陆陆续续有编者退出,而每次编者的离去,老师都会大哭一次,因为看着自己的培育和付出就这样付之东流,那种无力感、无助感,总是让人窒息。然而,这只是编纂的苦,编纂后的运营、维护、推广、修改、舆情应对等问题,都靠着老师这瘦弱的身躯应对着。在我们这群学生的眼中,这身躯却俨然成为了一座丰碑。
可是,这份让人心力交瘁的苦差事,老师为什么还要坚持呢,因为“责任”和“热爱”。电影《编舟记》中对词典编纂事业做了浪漫的诠释:“语言的海洋广阔无垠,而词典就是漂浮在这汪洋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人们乘着扁舟徜徉在大海中,寻找能够确切表达自己心意的语言。为了那些想要渡过海洋,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而产生羁绊的人,我们编纂了词典。”
汉语词汇语义复杂,用法多样,汉语学习者需要这“一叶扁舟”,帮他们渡过语言之海,踏上理解汉语、表达汉语的彼岸。融媒时代,汉语学习者早已习惯移动学习,但市场上缺乏一部质量高、学习性强、外向型特征突出的融媒词典,这种“供需矛盾”极大地阻碍了汉语的传播,而最让人感到最羞愧的是,市场上最流行的汉语学习词典,竟然不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王还先生曾说道:“作为中国人……在汉语教材的编写方面,在汉外词典的编纂方面,无所建树,这将是我们的耻辱。”然而,词典编纂费力而不讨好,鲜有人愿意扛下这大旗,去洗刷这份耻辱。“我实在看不下去!”“汉语学习者不能没有一部好词典!”“再苦也要编出来!”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的授业者、研究者,老师毅然用瘦弱的身躯抗下这大旗。“你一个研究语法的怎么会编好词典”“编词典又不能评职称”“好好的语法研究不做,花那么大力气编什么词典”,从编词典开始,老师受到的质疑、闲话便从未断过,这字字句句是鞭,鞭鞭抽在老师身上,是刀,刀刀割得老师心痛。怎么办?忍着!怎么办?埋头苦干!怎么办?拼命干!缺资金了就自己倒贴、年轻人不愿意编就苦口婆心地劝、技术不会就硬着头皮学、时间不够就不睡了……10年的寒暑、10年的艰辛,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终于用700余万字,编成了这样一艘舟,这样一艘稳固而庞大的舟,在舟上我们骄傲地悬挂着我们的旗帜。虽轻舟已过万重山,但回首仍觉山路万千重。
词典之舟,渡他也是渡己。如前所述,我天性散漫,做事情只注重速度而忽视质量。第一次拿到老师的修改稿时,我羞愧难当,老师的批注多是在错别字、标点符号上,作为一名语言学的研究生,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在编纂中,老师总是告诫我“慢一点,再慢一点,仔细点,再仔细点,不能让这些细小的错误,去耽误他人的时间和精力,编词典是这样,日后为人也应如此。”老师从词典编纂中规范着我们的品行。渐渐的,我从词典编纂中,学会了沉心静气,凡事总是思考再三,再下定论。学会了“放一放”,然后再“看一看”。这对我的学术研究,乃至为人,大有裨益。如同父母,师之爱徒,亦为之计深远。
有时我啊,很羡慕文学家、诗人们。他们可以在文学作品中用热烈、肆意的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每个作者的形象得以显现。然而,词典的客观性要求着每个编者需要抹去个体意识,甘心做个“无情的人”。然而,君不知,这看似缺乏情感表达的、枯燥的词条背后,实际上都隐匿着我们赤诚的心,担负着我们作为国际中文教育者传播汉语的责任,《JUZI汉语》中的每个字都是我们无声的誓言。
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也为自己能成为一名“无情的编舟者”而深感骄傲。老师为国际中文教育界编出了这一艘传播汉语的舟,为汉语学习者编出了这一艘通往理解彼岸的舟,也为我编了一艘渡过迷茫之海的舟。我想,能报答老师的,就是以老师为“师之典范”,静心积累,日后为师,也应为我的学生、为国际中文教育、为词典学的发展,好好编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