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汉语国际教育融入海外国民教育体系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顺利召开。论坛由英国理启蒙美国大学现代语言中心主任张新生教授和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洪历建教授主持,149名参培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共同参加。

论坛分为上下半场,分别围绕“海外汉语教学本土化”和“中华文化融入海外国民教育体系解决方案”两个主题展开讨论。
在“海外汉语教学本土化”的主题讨论中,肖双荣、张晓静、王晓峰、戴旭等六位教师代表进行了主旨演讲,自由讨论,并与场内观众进行了互动。


肖双荣教师谈了塞尔维亚汉语教学的本土化。他说,塞尔维亚汉语教学机构已经做到了本土化,并成功进入当地教育体系。汉语教学较受学生及家长欢迎,当地以语言学校也较为重视汉语教学。同时塞国社会力量也加入了创办汉语教学机构的行列中来,并初具规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东方中学的创办人玛丽娜,她将推进汉语教学作为其终身的事业,经常在其学校举办汇报演出,并邀中方使馆人员及汉办人员一同参加。
张晓静教师谈了俄罗斯汉语教学本土化的问题。她说,在俄罗斯来华留学生学成归来成为汉语教学的主力军,他们具有熟悉俄国教学模式、文化特色,了解俄国学生学习特点,能够用俄语顺畅地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先天优势,这为他们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所以更应该注重汉语教师本土化的培养。她还指出汉语教材的本土化也应该备受重视。国内编写的教材在国外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因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发挥本土化汉语教师语言文化优势,与国内学者展开合作,共同打造更适合本土化的教学产品。如俄方孔院现在正在编写的《汉语教学新母标》就是由俄国汉学家和中国学者共同编写,教材使用俄语编写更加清晰,更符合俄学生的思维习惯,同时也加强了中方教育部分与俄方教育部门之间的交流学习。
戴旭老师主要从师资本土化、教材本土化、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本土化谈了伦敦大学孔子学院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在谈到师资本土化时,她说,招收教育学研究生,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使其获得教授汉语的资格证书,并每年召开一次全英汉语教授研讨会,邀请汉办教授一起探讨学习。在谈到教材本土化时,她指出伦敦孔子学院通过和英国本土中小学汉语教师合作编写汉语教学大纲,帮助中小学教师设计汉语课程,同时根据学生的生活和思维习惯编写中文教材《进步》。伦敦孔子学院每年选派出500多名优秀教师和学生来中国姊妹学校进行交流访问,然他们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注重运用中文媒介加强自己的影响力,如创建了自己的微博、中文推特、中文季刊以及中文网站。
在“中华文化融入海外国民教育体系解决方案”的主题讨论中,李建军、朱辉、王云、邱宗峰等六位教师代表进行了主旨演讲,自由讨论,并与场内观众进行了互动。


李建军老师谈了中华文化在中亚国家的传播。他说,建立与中亚各国良好的外交关系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现今中国文化对中亚五国的影响力比较有限,有些中亚国家对在本国发展汉语事业还有所抵触。只有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汉语教学已经进入他们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之中,但成果有待进一步的扩大。李建军老师指出想要中华文化在中亚五国更好的传播,就应该加强与当地教育部门和和各学校的沟通与交流,结合中亚国家大、中、小学的不同实际来确定内容,分层次、分类别有的放矢的进行中华文化传播。作为国家公派教师更应充当好“中国名片”的角色,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学生接受、喜爱的方式积极投身到中华文化的传播工作中去,使他们自愿、主动地了解中国文化。在有条件的地区,各孔院(课堂)之间的应该大力加强协作,集思广益、克服困难,共同拓展传播中华文化的途径和空间。
朱辉老师谈了中华文化在伊朗的传播。他说,伊朗作为一个伊斯兰共和国有其自身的特色。作为国家公派教师在传播中华文化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基础,我们不是去传播中国文化,更是去感受不同地域文化,并与其交流。文化传播的钥匙不是放大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是更多的强调双方文化的相同点、相似处。同时两国语言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赖于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互动,只有做到“国之交在民相亲”,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播中华文化。
王云老师主要谈了以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陶瓷工艺为主题的中华文化传播构想。她说,中华文化的传播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努力利用手中有限资源力求最大限度扩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阿尔弗雷德大学具有先进的制陶工艺,在传播中国文化时完全可以将中国的陶瓷制作与其特色学科相结合。让其和中国的陶瓷专业学校强强联手合作办学。也可在当地孔院的协助下举办中国陶瓷艺术展,介绍古代中国陶瓷设计、图案的文化寓意等。还可以派遣中国陶瓷领域的专业学者做客阿尔弗雷德大学开设有关陶瓷发展史、陶瓷与设计、陶瓷与文化的学分课程。王云老师还强调说,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了解、沟通,不要放大文化的不同,但要保留细微细节的不同。在国外的文化传播中不仅要有中外文化的对比,还要有中国古今文化的对比。既需要介绍传统文化也需要践行中国现有化,让中国的发展、繁荣和巨变被其他国家所了解。
邱宗峰老师谈了中华文化在泰国的传播。邱宗峰首先介绍了泰国中华文化的传播现状。他说,泰国现今已有14座孔子学院,11所孔子课堂,汉语教学已经进入泰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之中,中华文化也已进入泰国主流教育体系。在对泰国观众所关注的影视剧国别有初步了解后,邱宗峰老师选择影视剧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手段,同时他认为中国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四大名著影视剧作为切入点来传播中华文化既生动有趣又寓教于乐。他将四大名著的影视剧分别用于中小学汉语听说教程,用于高等教育非中文专业的选修学分课程,用于中文专业的听说技能课程以及大众媒体的影视娱乐节目。

此次论坛旨在通过海外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就对外汉语教学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思路、解决方法。论坛为外海汉语教师的培训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让在座的每位海外汉语教师带着她们对汉语教学未来发展的思考奔赴世界各地。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己所长,因地制宜解决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传播中的实际问题,以语言为纽带推动中外双方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