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5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画里中国—中国经典绘画与中西文化”主题交流营举行了线上开营仪式。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李以良和来自拉美、加勒比地区以及越南等12个国家的130余名中文和中国文化爱好者参加仪式。
![](/__local/C/93/BC/8199C914E54F92DFB9DBEF858CB_FBEACBEA_48998.png)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李以良老师致辞。她说,艺术无国界,绘画作为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描绘和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因各国的地域和文化差异,人们对于绘画艺术的表达不尽相同。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线上团组活动,了解中国绘画和文化,并交流世界其他国家的绘画艺术,增强多元化视角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__local/C/8D/32/B3D2C9D6D848C685E77B6A6B574_23BBEEBF_6BE9.png)
嘉宾李以良老师致辞
来自阿根廷的营员代表费欧娜(Fiona Fazio Fidel)同学说,学习中文就要了解中国文化。绘画是一种艺术,是无声的语言。通过了解中国绘画,能够了解中国人的审美和价值观等文化要素。
![](/__local/A/2A/C1/A449A28ED9D221051A420DC5664_63400EFB_4A531.png)
学员代表Fiona Fazio Fidel发言
来自越南的学员代表阮明珠很小就开始学习中文,她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的背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想象力,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能力。
![](/__local/0/8D/7D/64EFF0E34B570DB79E21B7B08C7_3DFA5F3F_46375.png)
学员代表阮明珠发言
来自中国的营员代表郁佳雯同学说,交流营时间虽然只有两个星期,但希望这次交流营活动能锻炼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希望来自不同国家的营员们能一起领略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思考绘画背后所隐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交流世界绘画艺术的相同与不同,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下感受兼容并蓄、求同存异。
![](/__local/3/DE/47/B5A881A1105A84FCCBBF16AD6D8_64E5EFD8_3D5F5.png)
学员代表郁佳雯发言
据悉,本次“画里中国—中国经典绘画与中西文化”主题交流营共分为古代宫廷与绘画、中国民俗里的绘画、古代文人与绘画和石窟艺术里的绘画四个部分,采用专家视频课、直播课以及线上交流等方式,展示中国经典绘画及背后的故事,揭示这些作品蕴含的中国文化要素和审美精神,梳理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别和相通之处,以深化营员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发展和演变的认识。
![](/__local/D/92/2C/AF11F25A01F156308DD54161588_413281AC_2D65B.gif)
合影留念
(责编:王隽毅 张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