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双周学术论坛 “经世·数智”大讲堂:数字经济平台创造价值

发布时间:2025-09-26  新闻来源:商学院 

北语新闻网9月26日电通讯员 黄弘苑 摄影 高嘉璘)经世致用,数智赋能。为深入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前沿、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商学院双周学术论坛“经世·数智”大讲堂应时而生。9月22日晚,大讲堂2025年首期(总第1期)活动成功举办,本期主题聚焦“数字经济平台创造价值”。本次讲座由小红书集团公共政策部总经理刘东主讲,商学院邹杨老师主持。

刘东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现任小红书集团公共政策部总经理。他曾任中共中央党校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秘书等职,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历丰富,曾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出版《虚拟资本与投资银行》、《从生产劳动到虚拟资本》等多部专著。

讲座伊始,刘东教授以抖音和小红书为例,深入剖析了数字经济平台的核心运营逻辑。刘东教授指出,抖音凭借其“推荐算法”的技术优势,成功实现了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这一范式转变,从而成功聚集流量并通过广告、电商等多重路径实现变现。他指出,内容平台的价值创造首先源于其作为“通道”的基础功能,通过连接海量用户与多元服务,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

随后,刘东教授重点解读了小红书平台的独特模式,指出其以“真实、互动、社区化”为核心特征,构建了以普通用户(UGC)为主的内容生态,形成了独特的“种草”经济模式。这种注重真实分享和深度互动的社区文化,虽然商业化节奏相对稳健,但用户粘性和内容信任度更高,创造了区别于单纯流量变现的长期价值。刘东教授还分享了小红书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激发新消费以及成为跨文化交流新桥梁等方面的生动案例。

在理论层面,刘东教授从经济学角度系统阐释了数字经济平台创造价值的深层机制。他认为,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并对传统要素产生赋能与倍增效应,这使得发展模式更趋向创新驱动。具体到平台层面,价值创造主要通过三大机制实现:一是突破时空限制,将更广泛的供需纳入市场范围;二是依托网络效应持续降低边际成本;三是利用算法与技术提升供需匹配效率。他总结道,平台经济的本质在于使消费行为本身也具有了生产性,并让公共产品的公共性产生了生产性,从而开创了全新的价值创造范式。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平台算法、AI治理、职业发展规划等踊跃提问。刘东教授建议同学们明确个人兴趣与优势所在的主线,将个人成长与时代脉搏相结合,在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找准自身定位。

本期讲座通过前沿的业界实践与深厚的理论分析,为师生们提供了洞察数字经济的新视角。商学院“经世·数智”大讲堂未来将继续邀请业界专家与学界翘楚,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编辑:陈思远

审校:姚美先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