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张恩华副教授“寻找家国之路——萧红”讲座纪要

发布日期:2018-07-12  作者:人文社会科学 张彤 点击量:

微信图片_20180711084349_副本11


7月9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系列讲座第九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的是美国麻省大学阿莫斯特校区的张恩华副教授,讲座题目为“寻找家国之路——萧红”,由人文学院李玲教授主持,校与周边院校师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张恩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任教于美国麻省大学阿莫斯特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十九世纪以来的中文文学、华语电影以及性别文化、大众文化、中外跨文化等。著有英文专著《革命版图:空间、政治和文化表征(1919-1969)》(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合编著作《中国红色遗产:共产主义革命的文化余生》(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在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在讲座引言部分,张恩华老师指出萧红作为一位早逝的作家,留世的作品不算太多,但因其生活于风雨飘摇的中国,个人生活经历颇具传奇性,对作家生活的猎奇心理使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萧红。张教授则通过将萧红的生活和书写对勘,集中考察她晚期的几部作品,探讨个体生命体验和空间位移的关系,进而研究女性作家与家国认同间的关系,由此已成显学的萧红研究领域开辟出一条新路。

一、想象归家回到呼兰河

张恩华老师通过《呼兰河传》“大地”裂口两个意象指出萧红与“家”的分裂关系。萧红不仅早早与血缘上的父权家庭分裂,由于日本侵华战争,被迫与民族国家分裂。这双重意义上的“无家”使得萧红的写作成为她努力摆脱和治愈“无家”这一思乡痛楚的途径。萧红在《呼兰河传通过双重视野表达了自己归家努力,始终无法摆脱无根的状态,无家的创伤症候甚至使她产生了自我防御的心理。

二、回归故土:《北中国

张恩华老师认为可以通过短篇小说《北中国》来窥视萧红通过写作疗愈无家痛楚的潜在心理。耿老先生不停地写信给自己的儿子,信永远也到不了儿子的手中,实际的收信人则是不识字的管家和伐木工人,这种颠倒与错置暗合了萧红与家国的分裂。书写对于耿老先生也如萧红一样,对于自己情感创伤的疗愈。

三、无家可归:马伯乐一起逃命

在这一部分张恩华老师指出《马伯乐》脱离了具体的社会语境,与当时的主流文学(国防文学、抗战文学)不同,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马伯乐的情书同耿老先生的信一样没有交到收信人手中,马伯乐只有在逃命中才有安全感,张教授认为这些都是萧红内心的写照。

四、家国置换从东北到重庆

张恩华老师认为萧红无意识地将思念之地由东北置换到战时陪都重庆,体现出萧红无意识的国家认同,张教授由此指出个体的家国情怀是根深蒂固的。

演讲结束之际,在场师生纷纷就一些学术问题与张恩华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张恩华老师总结道,即使在显学研究领域,只要认真地进行文本细读,总能发现前人所未发现之处。最后张老师还就其他当代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问题发表了敏锐的见解。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