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教师教育学院专访首届“王静奖学金”获得者吴宇婷

发布日期:2023-03-20  作者:教师教育学院 郝为冬 点击量: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发展基金”于2021年由我校原党委副书记王静热心捐助设立,下设“王静优秀教师奖”和“王静奖学金”,旨在鼓励和支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鼓励和支持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思维的优秀本科生投身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促进学生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北语教师教育学院”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对首届获奖者的专访内容。

吴宇婷,2022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荣获首届“王静奖学金”。直博保研至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目前正在攻读心理语言学及第二语言习得方向。

认可是最好的奖励

在得知自己获得这次奖学金后,吴宇婷首先感到惊讶与开心。而在听过王静老师设置这项奖学金的初衷后,她更多的是感动,并感觉到本科四年的学习结果得到了认可。“研究生阶段继续坚持汉教其实是很多本专业同学的选择,我同样选择了一个相关专业,没有脱离汉教、二语研究的轨道,因为这个原因有机会参与评选,还是感到非常幸运。”吴宇婷真诚地说。

吴宇婷介绍到,想要获得这项奖学金需要有一些学术成果,当然也参与了冬奥志愿服务等很多学生活动,获得了一些荣誉,她在本科阶段尝试发表过论文、做过大创项目,也获得过市级优秀学干等荣誉。获得这份奖学金没有什么秘诀,因为每一项评选的标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四年点滴努力积累起来的硕果。

选择,方法,努力

“现在的我其实就是大一的我加上若干个选择拼凑出来的,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不一样,都没有坐在这里接受采访的我。”大一的时候,吴宇婷加入了很多学生组织,在学生工作、合唱团训练之外她还尝试了很多不同的实习实践。比如,参与英语辩论赛对吴宇婷来说是一种突破,从一开始难以完成8分钟左右的陈述,到游刃有余地应对对方辩手,她经历了很多场比赛,从队友对手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每一次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经过无数次的现场历练和日常练习,辩论赛在吴宇婷心中不再仅仅是一种语言组织能力的竞技,而逐渐成为一种乐趣。

(右4)

在丰富的活动中,吴宇婷努力尝试平衡学习与工作。有些时候她也会选择“开夜车”,写论文直至凌晨。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提到一位老师曾说的话:一位学者最终取得的成就不只取决于他做出的学术成果,也一定程度取决于他的年纪——长远考虑,更应该保重身体。所以更多时间里,她会充分利用零散时间,用高效的学习代替长时间的拉锯战。比如,她经常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间里练习自己较为薄弱的英语听力,大四实习期间,甚至在通勤路上阅读了很多文献为毕业论文准备。

(左1)

吴宇婷认为,想要维持学习和生活的平衡就要抓住关键点。她发现进入大学后,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做到完美,渐渐认识到对于“无法做到满分的答卷”的事情不应浪费过多时间。而在她所擅长的或是需要量变产生质变的领域,她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会尝试从学长学姐处学到更有效的方法,也会看更多的相关文献再去完成相应内容。“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吴宇婷相信,只要安排好了,任务都是可以完成的。

吴宇婷曾获得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二等奖、外研社英语阅读竞赛校级二等奖和外研社国才杯英语作文校选赛三等奖等众多竞赛奖项,每个学期都获得了校级综合奖学金。这些奖项和奖学金的获得都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方法。

针对性的分析是吴宇婷常用的方法。首先分析清楚自己的类型,找到自己擅长的与不擅长的。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要参加的比赛,并且提前了解比赛。针对自己的劣势进行积累和练习,而不是大量盲目的刷题,总结之前失败的经验,用以推进下一次的成功。

新的开始,新的选择,新的挑战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吴宇婷认为在本科之后去工作是非常勇敢的,而她在考虑了自己的性格和经历后,选择了另一种勇敢——把自己的时间和努力用于科研尝试中。

成为研究生,再次以一名“新生”的身份进入北语,吴宇婷回忆到,大学四年时光飞逝,现在还能清晰地记得大一入学刚见到室友的激动、梧桐大道上飘扬的旗子、彼时校园内的还略显“古朴”的设施,还有年幼无知的自己。“大四这一年给了我从前很多年才能得到的心智成长。”前期吴宇婷也搜索了不少在母校继续读研的分享帖,有了心理准备之后,对于没有太多新意的生活,她选择主动制造新意,改变宿舍陈设、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迎接研究生阶段的生活。

吴宇婷敢于尝试,积极探索新事物,参与并顺利通过学校新开设的直博项目。更换环境或是研究方向对于吴宇婷来说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而选择直博这种更连贯的学制可以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谈及研究生学习与其它学段学习的差异,她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比作一个球体,把本科时期的学习比做球体上的凸起,研究生阶段则是一个面积更小高度更高的凸起,需要我们更深入的探索。

在研究生阶段,吴宇婷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兴趣和专长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对此,她表示:“这不是一个贸然的选择,在上完施家炜老师的二语习得相关课程之后,我就对习得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在后续的学习中也对脑电和一些更偏认知神经的实证研究产生了兴趣。经过进一步对学校老师的了解,我选择了当时教育心理学的授课老师江新老师作为导师。”

着眼当下,吴宇婷表示:“经过最近的课程学习,我愈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二语习得研究中语言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较多,与汉教有所不同的是它加入了神经科学、统计学和一些实验技术的知识。吴宇婷认为要努力把新接触的知识学好,同时再结合自己的专长和本科论文,继续关注二语问题。她说:“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找到自己想研究且能够有思路的问题,并且在这方面深耕,将兴趣和专长相结合。”

恰逢北语建校60周年,吴宇婷认为和北语一起成长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本科的学习涉猎广泛,在于宽度;而研究生的学习专业性更强,在于深度。我们就像北语的一块砖,现在选择继续留在北语,我希望我这块砖能在我这个领域把北语建得更坚固。”

(责编:王隽毅、张馨)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