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有声、有色、有品的对外艺术教育——记艺术学院留学生艺术共享课汇报演出

发布时间:2016-01-13  新闻来源:艺术学院 

  12月29日晚7点,在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展厅成功举办了“2015年留学生艺术共享课汇报演出”,本次活动是留学生艺术共享课的一次期末汇报。

  为了加强中外学生美育教育,促进留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增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本学期在教务处的精心指导下,艺术学院面向我校留学生共开设了中国书法、绘画、中国民歌和民族器乐等12门艺术课程,来自20个国家的137名留学生选报了相应课程。艺术学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选派专业教师投入一线教学,通过教学、观摩、实践等环节让留学生感受与体验中国民族艺术,在汇报演出中,学生们演唱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在那遥远的地方》《送别》等经典曲目,同时还表演了古筝《小鸟朝凤》等器乐名曲,绘画课的学生用毛笔画出了多幅中国意蕴浓厚的小品,书法学生写出了新年快乐的祝语。演出结束后来自印度的龚子坦同学发表感言:“非常感谢学校能为我们开设这些艺术课程,中国民族艺术打开了另一扇了解中国的窗户,在中国民歌课上,我们的老师不仅教我们学唱中国民歌,还介绍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历史,中国民歌让我更加了解中国,更加热爱学习汉语,如果我在北语四年,我会一直学习中国民歌课。”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马秋同学也感概自己在中国民歌课中收获了很多,特别是在本学期汉语学院举办的留学生歌唱比赛中还获得一等奖,这些经历让他终生难忘,将来他要立志从事中哈文化交流工作,促进两国文化与艺术的交流与合作。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安那说:“我从小喜欢中国文化,来中国后我第一次拿毛笔学习中国画我就着迷了,中国的笔墨纸砚与我有很深的缘分,我现在画的不太好,还会继续学习中国画。”

  本次汇报演出,学校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校长助理张旺熹教授教务处周韧教授及留学生院系领导均到场,对艺术汇报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支持。刘山花副院长指出:艺术共享课是一个让留学生认识、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课程,又是一个以艺术为内容,促进留学生对语言学习进一步深入体会的课程,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的让留学生融入到中国文化的语境中。这种国际教学模式,为今后艺术教学的创新奠定了一个实践基础。我们将以留学生艺术课程为探索,传播中国民族艺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让艺术课做到有声、有色、有品,成为北语在留学生素质培养教育中的又一张名片。

书记为学生颁发证书

李宇明书记为学生颁发证书

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演唱

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演唱

 

留学生演唱

留学生演唱

 

演出圆满结束合照

演出圆满结束合照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