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学校档案馆的《口述校史》记者约我谈谈1992至1994年我在巴基斯坦教授汉语的经历,这勾起我对那段教学和生活的记忆。本篇讲述一下我在巴琐碎的日常生活。
在家里烧饭做菜都是爱人的事,现在必须自己开火做饭了。自小吃过苦的我对吃饭没什么高要求,能吃饱就行。到伊斯兰堡不久,我发现这里的大饼,国内维吾尔族人称“馕”,状大如滑板,黑面,一个有半斤重,才3毛钱,足够我吃两顿的,趁热吃是又香又脆。我常见在一些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几个人围着火炉在忙碌。烤炉呈鸭蛋型,炉膛里的炭火烤得通红,做饼人光着膀子,低着头弯着腰,麻利地把薄饼贴在炉膛壁上,又快速地把烤熟的饼取出来。闷热天挥汗如雨,有的人满身起了痱子,为了生活也只好忍受着。通常我的早饭是热水冲碗奶粉,大饼抹果酱。晚上懒得做饭就买个大饼,喝鸡蛋西红柿汤,或鸡蛋菠菜汤,或黄瓜鸡蛋汤。也不是每顿都吃大饼,厨房有电饭锅,焖上两碗米饭,吃鸡蛋炒西红柿,或鸡蛋炒黄瓜,或鸡蛋炒青椒,或鸡蛋炒豌豆,反正什么菜也离不开鸡蛋,多放点油也挺好吃的。
巴基斯坦水塘多,天气燥热,雨天偶尔会见到甲鱼从水草丛里探出头来。在这里的中国劳务人员和我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常利用节假日到河边钓甲鱼。3月下旬的一个晚上,使馆文化处刘东来电话约我一起去白沙瓦钓甲鱼。这次外出钓甲鱼是文化处除参赞以外人员的集体活动,我们乘一辆面包车、一辆越野吉普,向白沙瓦方向驶去,开出一个多小时才见到一条大河。钓甲鱼比较容易,尼龙绳头上栓两个鱼钩,用牛肉作钓饵。河里的甲鱼还真不少,我放线半个钟头不见有动静,便挪到另一个地方,手里拉的线有些异样,紧忙一提,还真是一只甲鱼。个头不太大,只有三四斤的样子。第一次钓甲鱼就有收获,我还是挺开心的。
自己开火需要经常采购,还好这里到处都有菜市场,买菜十分方便。当地人称农贸集市为周五市场,市场终年开放,星期五是巴基斯坦休息日,前往市场的人格外多。夏天天气干燥炎热,人们都趁太阳刚冒头就出门赶往市场。早去菜市的好处就是瓜果蔬菜新鲜,品种多。离我住地不远就有一个菜市场,徒步去也就一刻钟。这里的果蔬品种同国内差不多,我常买些蛋、黄瓜、西红柿、土豆、豌豆、菜花、豆角,这些菜易于存放。水果常吃橘子、香蕉和西瓜。伊斯兰堡的西瓜个头大,多长在沙土地里。这里天气干旱,日照光足,西瓜格外香甜。这里的苹果、西瓜、蔬菜论公斤卖,鲜蛋、香蕉和橘子则按打(12个)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