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天地 -> 正文

听梁晓声讲课

发布日期:2006-11-20  作者:李杨 点击量:

梁晓声这三个字在中国当代文坛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这不仅意味着颇丰的作品——《今夜有暴风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年轮》、《泯灭》、《浮城》、《父亲》、《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红晕》……从短篇、中篇到长篇小说,从散文、杂文、随笔到影视剧本,浩浩荡荡上千万字;更是因为广大读者崇敬这个人。他早期文学创作具有开创意义,被称作“知青文学的奠基人”;他关注下层,讴歌普通人,又被百姓称作“平民作家”。他巨大的人格魅力、正义力量和社会责任感不仅体现在作品中,也表现在他做人做事的行为里。他的作品和为人,都不时为当下浮躁喧哗的文艺界注入一些清醒剂。

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不仅可以将才华发挥到极致无任何干扰地写下去,也可以像许多名人那样去大讲台面对成千上万书迷的追捧,然而他却选择了来我们北京语言大学教书,在“我们自己的大学”里,面对“我自己的学生”,给有时是人数很少的学生上课,批改作业。他爱教书先生这个角色,他说,“我甚至觉得这种教学关系类似恋爱,务须投入感情,务须有责任感。”“在全部的人的社会关系中,我最喜欢的要属师生关系……不是亲情,胜似亲情。”梁晓声这位教授可不是名誉上的,本学期在人文学院他为本科一年级上“情感教育”课、三年级上“写作与欣赏”课,每周四学时,还带着七个硕士研究生,系里院里的活动特别是学生们的邀请他一定参加,还花费大量时间批改作业,有一篇学生的作品他的批语竟达5000字。他是个真正意义上的教授,一个地地道道的教书先生。

梁老师的时间、精力被教学挤占了,他的写作只有挤用睡眠时间。我注意到2002年来北语之后,其创作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峰,长篇小说《伊人,伊人》、《欲说》,教学札记《我看·我想·我说》,散文集《在西线的列车上》、《看自行车的女人》、《文明的尺度》以及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电视连续剧本、电影剧本又喜获丰收。2005年12月31日,在《南方周末》新年特刊“岁末中国故事”上有一篇《记我的学生俞德术和杨燕群》,作者是梁晓声,这引起我的好奇,一口气读完。文章里梁晓声记述了他教过的两届学生当中出身农村、家境贫寒、热爱文学、“具有文学创评潜质”的两个学生,满篇充满一个老师对自己学生的爱。“对于一名农家学子,每在课堂上望着他时,目光无法不温柔”,学生的作业令他“如获至宝”拍案叫绝,声称“如果这还不算是文学作品,那么老师就不知道什么才算是文学作品了”。梁老师给与学生文学的滋养不在话下,对学生的关爱在某种角度胜于父母,不仅为学生学业操劳,还为他们谋职就业操尽心思。

本学期我们教学督导组继续在人文学院听课,我终于有机会去听梁晓声的课了。这是一堂《写作与欣赏》课,我们进门来,只见梁老师已坐在前面等候学生了。

梁老师的开场白很特别,“在我的课堂上,有些提问可能让你们较为不快,但是我要强调,只有在问答之中才能更好地追求思想和知识实质,你们应当多提问,我们共同把中文课的思想性提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

这堂课的主题是关于“想象能力与想象力”。

前一节课学生们看了《列宁在十月》,上节课是对该片的评论、讨论,而本节课,梁老师说:“我们为什么要看《列宁在十月》?有什么意义?革命的发生,无产阶级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是文学吗?意义何在?”然后他话锋一转,说起了毕业论文选题,从前几届毕业论文写作情况讲起。他说,写文学评论的多数人只盯着萧红、沈从文、张爱玲、金庸,要不然就是几部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十面埋伏》,论来论去无非就是其中的爱情模式、易性想象,三角恋爱、四角恋爱。上述几位作家已经被千百次论述过了,似乎任何一个角度都有人写过,自己再写也就无从下笔。有些同学写不出论文,或找不到评论对象,因为作品没有读过,这真是令人沮丧。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尴尬中走出来,拓宽眼界呢?接着梁晓声概述了现当代文学每一个时期的文学状况,他从现代(1919-1949)——17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十年?(1976-1986),一直讲到当前商业写作大潮的来临。然后他又回到《列宁在十月》,他说,革命必然,革命文学必然,必然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无法避免。无产阶级革命,人类历史上最底层的大众夺取政权,这个阶级的文化战士,一定会讴歌自己的阶级。17年中的《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创业史》、《红日》、《红岩》……这些作品都是宏大叙事,大时代,大背景,金戈铁马,流血牺牲,英雄主义精神,恰恰是这些文学作品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了真诚,是人类文学中相当个性化的现象。梁晓声满腔热情地赞美这些作品,力图吸引新一代学子能将目光投向那个时代,给无产阶级革命及其文学以热忱与关注。他接着说,“一个阶级取得政权后,它的文化应该是兼收并蓄的,把其他阶级的文化融入进来,从必然到自然,但我们看到的是从必然走向了反面,走向了一个阶级的文化专制。要考虑当时冷战时期的环境,无产阶级执政既清醒又紧张,时刻警惕夺权,经历文革十年,文学也走向空白和反面。”梁晓声高度评价新时期十年,他说这个时期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的真诚与责任更体现在向过去10年、27年发出的质疑。梁晓声提醒学生“文革”当中的文艺也可以评一评,《龙江颂》、《海港》中的两位女主角没有家庭没有感情生活,只是共产党形象代言人,文艺不可能不走向反面。梁晓声这番话给我——一个局外的听课人,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它几乎是破解从文学到社会种种谜团的一把钥匙、深层治疗的一剂良药、深度思考的一条通道。

梁老师在这节课最后强调,讲文学说到底是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他回到想象能力与想象力这一主旨上总结说,评的能力很重要,够质量的评论并不多见。他希望同学们毕业后从事文学工作,比如文艺记者,只有与别人不一样,在作评论的时候与众不同,有独到见解,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凸现出来。

在梁晓声不拿稿子口若悬河处处闪烁着真知灼见的演讲中,一节课50分钟对于我就像5分钟那样飞快,我被震撼和打动了。我想,年轻人理解消化梁老师所讲的内容,可能要有一个过程,但他从青年学子的思想现实出发,从他们的实际要求出发,字字句句语重心长,这种诲人传道的使命,定会对他们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第二节课里仍然围绕着想象能力与想象力问题,不过上一节讲的是“评”的能力,这一节是“创”的能力。他列举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像《西游记》《封神榜》、《白蛇传》等,生动解剖其中充溢想象力的亮点,然后又回到现实。他说,一个人具有了想象能力,在创作上就会有作为,而在其他工作岗位也会有灵动性。他举出六七个富有创意的生动事例(像奥迪A4的广告设计等),来说明想象力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真切的体会,还展示图片给大家看。最后他落实到学生未来的工作上,一再强调把想象力变成想象的生产力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下课前,梁老师布置了两个思考题:1、一辆汽车急驶而来,接着会发生什么事呢?2、富兰克林的风筝——为科学付出怎样的代价!他让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口述这两个命题。

梁晓声在课下对我们讲,中文教学不应当仅仅是中文“知识”教学,它既是一种能力的教学,也是一种关于人性质量的教学。这与他一向强调的中文教学当中,文学创作、欣赏、评论的方向——应当是情怀高于情调,人的自尊高于“自我”,人道主义高于自由主义——这一教学理念是一致的。他曾说过:我不刻意在学生中培养作家,但我一定要努力使我的学生成为善于写作的人,善于用人文思想看待世界的人。他在课堂上所教授的,恰恰实践了他的教学、文学、人生理念,这在大学文学课堂上并不多见,在书本上往往也学不到。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