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北语学子都会在自己的录取材料中发现一封《致大学新生的一封信》,鼓励大家携笔从戎,在人民解放军这所特殊的大学里磨练自我,在保家卫国的第一线建功立业。每一位热血青年都有一个军人梦,也相信大家对于神秘的绿色军营充满好奇与向往。日前,学生处(武装部)组织了一支小小的慰问团,前往我校入伍学生服役的部队实地探访,看望我校入伍学生加沙尔提,一览北语学子的军营风采!
加沙尔提,新疆小伙,北语2016级中东学院本科生,2017年9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部。
初入武警部队营区,有许多新鲜感。笔直细长的水泥路,连接着营区正门与兵营;两旁的行道树,如警卫战士般笔直挺立。操场正中的五星红旗在劲风中招展,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耀眼。操场边上整齐摆放着一排03式自动步枪的橡胶训练枪,类似康庄的95橡胶枪。
我们心痒痒地很想去拿一支试一试,不过看着身边加沙尔提的中队长……还是忍着吧。
“加沙尔提性格比较内向,表现很不错,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中队长打破了沉默,这是相当不错的评价了。
进入兵营,一切都是那么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洁白的墙壁,一尘不染、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板,同样一尘不染的军容镜静静伫立,镜前却没有整理军容风纪的年轻战士———正是午休时间。
我们轻手轻脚地走上三层,加沙尔提就在走廊等着我们———瘦了,壮了,精神了,像个兵了。一身戎装,正配热血男儿。
久违的寒暄热情而安静,我们无声的握手、笑着、拍着对方的肩膀。
中队长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聊天地点———储藏室。一来这里是午休时间唯一没有人的地方,二来全中队战士的行李都在这里,我们千里迢迢带来的“母校人民”那高热量可食用的“问候”便可绕过部队一贯的“共产”传统暂时躲入加沙尔提那抢眼的迷彩旅行箱———这是他出发时北京市赠予的礼物。
即使是储藏室,也是部队风格的储藏室———旅行箱、旅行袋按不同的形制分类排放。屋角摆放着许多长木棍,是用于训练的。虽然外观与墩布棍无疑,但拿起来感受一下分量,很不一样。
三人坐定,进入正题。
“在部队还好吧?”一个简单的问题打开了一贯内向的他的话匣子。
两个多月的生活,加沙尔提已经完全适应了部队的生活,他说军营一天比一天更像家了。“每天六点起床,出早操,早操回来整理内务;然后早饭,早饭之后操课,操课十一点半结束吃午饭;饭后午休到一点半,一点五十集合出操;晚饭之后集体看新闻联播,然后晚点名,自由活动,十点熄灯”。回忆起自己那一觉睡到快中午,生活中常常没上午的大学生活,他不由得笑了起来,一种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告别的快意的笑。
“当兵才知道过去的模样太放松,当兵才知道自己的骨头硬不硬。”
当然,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训练。一说到训练,加沙尔提眉飞色舞溢于言表,那个内向的他顿时无影无踪。射击成绩五发四十多环,十二分钟可以跑完三千米。“现在新兵按体能分成高中低三档,我是最高的那个。”这是个啥概念呢?笔者的老爹是空军飞行员,所以我知道三千米的标准是十三分钟跑完;加沙尔提能跑十二分钟,相当厉害。
不过,获得这个耀眼成绩的背后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们不停地聊着他当兵之后的感受,但有一句话印象最为深刻———“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不得不说,作为武装部老师能听到这么一句话,从五月征兵开始到九月他踏上军列,这期间所有辛苦都值了。
一点半,整栋兵营准时醒来。我们以为,武警之行就此结束。然而,加沙尔提的班长和中队长走了进来,告诉我们“不要急,多聊会儿”。
关于战友,加沙尔提也非常喜欢他们。还有那位年纪轻轻的老兵班长,“班长年纪比我小,但是我们都服他,对我们特别好。”
在饮食方面,部队特意为加沙尔提和另一位战友开了清真灶,“顿顿鸡蛋、鸡肉,很照顾我们。”每天早上每个人都有牛奶,保证每名战士足够的营养。每到周末,还会按照我军传统,将本周剩余的面粉、蔬菜、肉类以最划算的形式解决掉———动员所有人,一起包饺子、包子。加餐之余,也是不错的团建。
敲门声再次响起,加沙尔提的一位战友客客气气地用一个本可以理直气壮赶走我们的理由,宣告交谈进度条已经到头———下午考核投掷防爆弹。这可不是大学,考试挂了还能补考。我们结束了交谈。
刚出楼门,我们就被迎面飞来的手雷状物体吓了一大跳———这就是防爆弹训练了。防爆弹,也就是射击游戏中常见的“闪光弹”。
在走向营区正门的时候,加沙尔提、他的班长和那位礼貌的战友一直陪着我们。一行人穿行在防爆弹雨中。我们总想着离别的时候该说什么,比如他的舍友的寄语“兄弟无需多言,为这身儿衣服争光!”或者是“你流下的所有汗水,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我们”,可是最后,还是一句话:“好好干,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