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

  •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

    2007-06-06
  •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作者简介: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至今,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

    2007-06-05
  • 韩愈人学思想的三重性

    中唐时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藩镇割据,权臣倾轧之状况有增无减.安史之乱以后带来的影响沉重,生产力破坏,物质缺乏,物价飞涨.朝廷昏庸,宦官专权,社会政治腐败.改革变新难以进行.另一方面,佛教道教势力日益...

    2007-06-04
  • 汉字在何时传入日本?

    汉字在何时传入日本,现已无从考察,但日本人使用汉字是很早的。《三国志》倭人传中曾提到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向魏明帝上表致谢。当时倭人没有文字,倭使赴魏带着归化汉人作译员,因而可知表文是用汉文字写的。由此可...

    2007-06-01
  • 当代艺术:不仅仅是视觉

    一个从来没有去过一次美术馆、一年中没有看过一次艺术展的人肯定会认为“我的生活与艺术无关”。可是随着三位当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的油画原作走进深圳地铁,直面公众,2006年当代艺术...

    2007-05-31
  • 儒、法、道统治之术优劣辨

    中国整个封建史上的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在汉代就已完全成型。从那之后,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思想和管理模式出现。 从整个春秋战国历史来看,治国方略最见成效的莫过于刑名之学,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四人帮”...

    2007-05-30
  • 对民俗的历史解读(一)

    一、引言;从社会思潮考察民俗 从今年春节伊始,大报小报连篇累牍刊载猴年风俗的情景记忆犹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决定在中国引起强烈的反响,一场规模盛大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2007-05-29
  • 对民俗的历史解读(二)

    四、风俗,用历史眼光解读 风俗既是历史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但凡能够存在的,都有它依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沧海桑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制度的更迭,都会促使风俗变迁,有些旧风俗...

    2007-05-29
  • 儒家道德在小说叙事中的历史演化(二)

    三 儒家道德在叙事中的表现,还体现在小说人物的道德行为上,人物道德行为的变化,多少可折射出儒家道德的变化。这可以大致按照小说史的顺序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展开。 其一,从外在道德规范到内在道德欲...

    2007-05-28
  • 儒家道德在小说叙事中的历史演化(一)

    儒家道德在小说叙事中的历史演化,可以从叙事文本的道德内涵、叙事者的道德追求、小说人物的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 就叙事文本的道德内涵来看,中国小说大体上呈现出一种从“崇善”到“泛恶”的趋向。...

    200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