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赴河南安阳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3-11-22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11月15日、16日,人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本科生在学校教务处的安排下,赴河南安阳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教学实践活动,近距离接触了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甲骨文的故乡——安阳,认真地考察学习了当地的文化渊源。

  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周易》的发源地,并且是红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被考证的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都在这里出土。

  16日上午,同学们赴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学习。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我校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主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场所及讲解服务。博物馆坐落在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中,由字坊、广场、主体馆、研究中心等建筑组成。博物馆正门口,两只金色的“玄鸟”各立一边,造型奇特而夸张。经过玄鸟,就是“字坊”,它采用了甲骨文中“字”的字形建造而成。从字坊通向主题馆干道两侧,则是由28片铜质甲骨组成的碑林。整个博物馆囊括了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历史的整幅篇章,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发掘、研究历程以及汉字繁复曲折的演变过程,还幸运地参与了文字博物馆开馆四周年受赠书画作品展,并观看了4D甲骨文文化宣传片,一片片惊呼赞叹声不绝于耳。

  下午,同学们参观了殷墟博物苑和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博物苑拥有50余座宫殿、宗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等珍贵文物。殷墟博物苑的那面长长的甲骨文解说墙壁引起了同学们莫大的兴趣,同学们且行且止,在古老的文明里追寻着自己的历史。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也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地。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先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祭祀、婚葬习俗等,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短短安阳之行很快就结束了,在回程的路上,同学们分享了对此次安阳实习的感受和收获,纷纷表示在实习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彼此间的友谊。同时,同学们也十分感谢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给予他们这次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的学习机会。此次教学实践活动将是属于11级中文系所有同学最难得的大学记忆。

IMG_9507

 

IMG_9666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