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北京郊区的十三陵水库修建期间,北京外国语学院不甘落后,拉起队伍奔赴工地。笔者所在的英语系二年级男生分别编成三个排,我们排命名为红军排。女生单独编成一个排。到达驻地后,以排为单位住在大帐篷里。
5月的北京,尚属春季中期,天气应该不冷不热,不亚于金秋九月。但是,工地处于河滩上,沙砾遍地,鹅卵石混杂其上。在阳光照射下,气温逐渐攀升,中午可达四十多摄氏度,地面温度更高。身着单衣,不做体力活,已是汗流浃背。
从驻地步行到工地,大约需要二十分钟。第一阶段的工作是运送沙砾和鹅卵石。有人负责往荆条框里装沙石,有人负责挑筐运送。一筐沙石估计有二三十斤,挑着两筐沙石奔走,对于第一次参加体力劳动的男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在四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往返运送沙石,更是对体力和意志的考验。汗水之多,不是挥汗如雨,更不是“汗滴禾下土”,而是汗流如注,从脸上流下来,形成汗流。我不穿背心,汗水一直流到短裤腰间,短裤很快全湿。有的同学负责供应开水,往返运送,往往供不应求。我皮肤较好,不怕日晒,只是晒黑而已。不少同学都晒得脱皮。更有一位张君皮肤反应过敏,背部晒出了很多大水泡,底部直径有一厘米多,看着令人害怕,令人心疼。不过他本人十分乐观,仍然忍疼参加劳动,晚上睡觉只能侧身睡。真是好样的!
对于女同学而言,在这样炎热的天气参加如此强度的体力劳动,是更为严峻的考验。但是她们都勇敢地扛住了。听说西班牙系的一位女同学第一天就晕过去了。她休息了一会儿又坚决回到工地劳动。真是好样的。这就是当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第二阶段是在一个山坡上。我们用一块长方形的大木板往山坡下扒沙石。木板两侧套上粗绳子,两组人往下拉,上边有人用力按压住木板往下推。大家齐心合力把沙石扒到山坡下,再有人接力,把沙石铲到山坡下等候的火车货仓里。劳动强度不亚于第一阶段。
我们的早饭和晚饭在住地吃,午饭在工地吃。基本上是一顿细粮和两顿粗粮。细粮是大花卷和大包子,直径约有十二三厘米,高度约有六七厘米,我一顿吃四个。粗粮是玉米面大窝头,底部直径也约有十二三厘米,高度约有十厘米,我一顿吃三个。不过,我不是能吃不能干。我没有挑过两个筐,通常是四个筐,也曾试过六个筐。三餐没有蔬菜,只有咸菜。晚饭供应葱花酱油汤,每顿饭喝两大海碗。记得与同班同学秦君总是坐在一起吃,一起喝。十几年前老同学聚会时还曾提及此事。
大概是我们在工地劳动的第十一二天(经查资料,是5月25日)下午,我们正在忙着干活,突然听到工地上的高音喇叭响了起来,要求各个工地的同志们坚守岗位,不要随便走动,不要到其他工地。后来又听到不太远处似乎有很多人在呼口号。原来是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人来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我们知道毛主席来了,非常高兴,但是我们严格遵守纪律,没有随便走动,没有试图去其他工地看毛主席。我们热爱毛主席,但是我们要保证毛主席绝对安全,我们做得对。我们与毛主席在同一天同一个工地参加了义务劳动,多么光荣,多么值得纪念啊!这一天的经历永远留在我脑海里。
(陆增璞:1938年3月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86年入党,北京语言大学教授,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留校任教,1973年因公转至北京语言学院任教,1976至1978年受国家教育部派遣赴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任外语系英语专业英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