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校史钩沉

  • 年年“同楼会”,悠悠邻里情

    在汉语词典里有同志、同窗、同乡、同事……只是没有“同楼”一说,可是我们一年一度的“同楼会”却已举行过6届了。说来已是近四十年前的往事。在语言学院原魏公村校舍二楼二层的半边筒子楼里,从东往西依次住着田静先...

    2012-05-08
  • 往事杂忆

    1972年我从国外教学回国。那时教育部已经撤销,出国教师呗当做援外人员归外经部管。当时教师出国回国都要参加学习班。那次学习班有项活动是参观北京大学,了解教育革命的伟大成就。“文革”头几年,造反派打着“造反...

    2012-05-07
  • 杨絮.春花

    暖冬催促春来早。不经意间,杨树枝头便挂满了棕褐色的穗状话;毛毛虫似的杨花没久占枝头,很快坠落地上,校园到处便飘飞起杨絮来。弥漫在空气中的杨絮,遇见谁都要亲热一番,吻脸、摸头、粘衣。它还会随着春风飞进人...

    2012-05-07
  • 忆亚川

    人老了,喜欢回忆,我如今就经常忆起失去的亲友,陈亚川同志就是我经常忆起的一位。我初识亚川是1978年,那是他刚来学校,人《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我的文章《试论毛主席政论文章的语言风格》,发表前需要重新核对...

    2012-05-07
  • 出国忆往

    我第一次出国教书实在1970年,正当“文革”期间。那时候走出国门,对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感到既新奇又神秘。出国前,教育部军代表找我去谈话,大意是说:出国是一项政治任务,是为世界革命贡献力量。要认真...

    2012-05-07
  • 迈向短期汉语速成新天地的第一步——追忆中国大陆开办第一期汉语短训班

    1978年,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长河中,都是个闪光的年代!因为从这一年起,中国开始了春天的故事,中国开始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同样,这一年在对外汉语教学史上,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校史上,也可以说是熠熠生辉的...

    2011-11-23
  • 日日夜夜

    在我回忆起我校前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北京外国语学院非洲留学生办公室的时候,回忆起那时的工作情景,总是想到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和魏巍的通讯《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那都是关于战争...

    2011-11-17
  • 回顾复校之初

    作为一个“老北语”,我永远难忘学校走过的风雨历程,而复校之初那段日子尤其刻骨铭心。 1972年10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北语复校,并指示和督促有关部门迅速确定了北语的新校舍(即现址)。心灵蒙受“文...

    2011-11-17
  • 方立的微笑

    方立总是微笑着,这是他对待人生的一种姿势。  他走了,走得匆忙!以至于我们来不及在倒春寒的时候多寻得些鲜花为他送行。好在院子里的白玉兰都已绽放,那是杏坛这片热土为这位数十年如一日辛勤的耕耘者捧出的诚挚...

    2011-11-14
  • 怀念方立教授

    我在西班牙的时候,半夜里接到三个短信。那是四月十二号的凌晨,司富珍、宁一中和陈卫恒,几乎同时给我发来短信,告余方立老师于十二日凌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出国之前,司富珍曾告诉我说方立老师最近情况不太好,已...

    2011-11-14